国台酒业坚持从种植源头开始酿好酒

2023/2/11 来源:不详

白癫风如何处理 http://m.39.net/pf/a_4633656.html

国台酒业20万亩红高粱,“酿造”乡村振兴梦!

在一个讲求“品质第一”的消费升级时代,国台酒业凭借又一次丰收,向市场方面明确传递出“选好粮酿好酒”的品质坚守。

一直紧抓酿酒源头,坚持从种植开始“酿好酒”的长期主义精神,也正是国台酒业得以在“酱酒热潮”之下,得以独树一帜,获得全国广泛消费者认可的发展基石。

01精心选粮,用心酿酒!

日前,国台酒业在贵州仁怀产区及周边地区自有粮食基地的10万亩高粱喜获丰收。

据了解,尽管南方、北方都有优质高粱可以用来酿酒,但要酿造一瓶正宗酱酒,最适合的莫过于“贵州红缨子糯高粱”。

为什么是“贵州红缨子糯高粱”最适合?

1.粘性高,更容易与酒曲中的微生物形成“磁场”,相互吸引;

2.粒小皮厚,更加耐高温,与国台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正宗大曲酱香酒工艺“相得益彰”;

3.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更利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酒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催生出更多呈香呈味物质,确保酒体风味更为丰满;

4.独特的单宁占比,能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正宗大曲酱香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淬炼出国台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的风味特征。

正因如此,国台酒业一直以来都将“贵州红缨子糯高粱”种植基地视作企业的“第一车间”。

为了确保“第一车间”的最优化运作,更好的保障年度投产计划所需的原料。从“选址”开始,国台酒业就秉持着“慎而又慎,精挑细选”的态度。

据了解,国台酒业“贵州红缨子糯高粱”种植基地,是经过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红缨子高粱协会等专家联合考察认定的“酿造正宗酱香白酒最佳的原料”,具备仁怀之后红缨子核心产区潜质的地方。

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优中选优”,国台酒业构建了“公司+基地+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粮食基地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底价回收的方式,发展订单式高粱种植,确保了原料的高质。

此外,在收割期,国台酒业通过在村里设置收购点,方便粮农售粮。同时,国台酒业还采取订单制和溢价收购政策,随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收购价格,最大程度保障粮农利益。

收割、交易完成后,“贵州红缨子糯高粱”即将进入国台酒业的酿酒车间之前,国台酒业还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投料原粮严苛选择,经过数次淘汰、分级、甄选。

选址、种植、收割、挑选,这一系列的安排,只为了确保每一粒用来酿酒的粮食,都是真正的优质,彻底夯实品质基础,践行国台酒业“品质第一”的酿酒原则。

02良性循环,国台酒“越来越好”

业内专家明确表示,国台酒业精心打造“贵州红缨子糯高粱”粮食基地的意义重大,其不只是国台酒品质、品牌的保障,同时,也承担了提升国台企业形象的重责。

品质——当前,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国内白酒消费者对于白酒品质的要求越发严苛,这就要求酒厂不断革新工艺,再结合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力量,升级酒质。

除了工艺、科技之外,酿酒原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对于酱香型白酒而言。

近年来,以仁怀为代表的酱酒产区广为人知,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的信息是“酿造一瓶好酱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单以此点来看,国台酒业的投入是值得的,其对“贵州红缨子糯高粱”粮食基地的打造,可以视作展示国台酒品质的“最直接方式”,效果也是最好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粮食酿造基地。

品牌——从各个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国台酒业的品牌力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提升。

一是,国台酒业积极推动品牌推广、宣传工作,规模大、范围广、创意新,加深了市场对国台酒业品牌的印象。

二是,国台酒业自身的坚持、坚守,获得了市场的肯定。以打造粮食基地为例,国台酒业的长期主义精神与“品质第一”的原则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一次又一次的丰收”,既是对国台酒业付出的回馈,也为国台酒业赢得了市场,包括经销商、消费者在内的各方信任。

形象——国台酒业通过打造粮食基地,成功连接了种粮人、酿酒人、卖酒人,连接了一二三产业,既是酿酒产业、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一个号召“共同富裕”的市场环境中,国台酒业切实做到了“分享”,与国家的要求、时代的潮流相符。

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对品质要求,对社会有责任、担当的国台酒业,始终坚持“精心选料、用心酿酒”的国台酒业,其确实有能力成为国内酱酒品质征程路上不断前行的领航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