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来山东开启非遗美食之旅海报新闻
2024/10/16 来源:不详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或是古老厚重的历史沉淀
或是摩登时尚的朝气蓬勃
……
那些历经岁月的味蕾经典
留存了一座城的文化与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山东
开启非遗美食之旅。
济南·油旋---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油旋,济南人钟爱小食
从口味制作到出炉
融合了浓浓的泉城特色
和面、上油、制面胚、烙制、烤制、做旋
要经历12道制作工序才能吃到的美味
自是有着独特的风味
济南油旋在清朝时便有记载
其中最讲究的当属和面
用古法的技艺“搋、叠、打”进行上百次的重复
最后使面团光滑
不粘手,又不粘擀面轴时才可继续下面的步骤
将近60层的面皮酥脆至极
内里夹杂着的章丘大葱香气弥漫
经过济南泉水浸润的内里更是柔软如絮
一碗鸡丝馄饨加热腾腾的油旋
开启了济南人一天的忙碌
各种滋味,妙不可言
组图
中国非遗美食
青岛·流亭猪蹄---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亭猪蹄是青岛经典美食之一
山东青岛流亭猪蹄
色泽鲜亮、味道清爽、口感软糯
赢得“天下第一蹄”的美誉
流亭猪蹄主要的用料就是猪蹄
选用上等猪蹄
添加十余种名贵香料、佐料
经过精心酱制而成
最终的成品色香味俱佳
拿一个猪蹄,咬上一口
猪蹄伴着些许汤汁流进到嘴里
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紧贴在猪骨上的瘦肉
夹杂在软弹弹的猪皮之间
劲道爽脆的口感太棒了
组图
在青岛
淄博·周村烧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
被誉为“可以吃的文物”
早在明朝中叶,“胡饼炉”便传入周村
当地的师傅结合煎饼薄、香、脆的特点
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
年左右
桓台人郭云龙开办烧饼铺“聚合斋”
改进大酥烧饼
克服了大酥烧饼“心薄、边厚”的弱点
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年,“大酥烧饼”正式定名为“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的形态呈一个金黄的满月
有薄、香、酥、脆的实现
不仅在于用料之考究
也在于手法之疾速,技艺之高超
乒乓球大小的面团轻柔几下
眨眼之间形似满月的面团
在大师傅的手上变得薄如蝉翼
沾满芝麻的薄饼被翻手贴在炉壁内
一出炉,芝麻的醇香裹挟着面粉的甜香
薄如纸片的香脆让人欲罢不能
组图
大众日报观澜
枣庄·菜煎饼---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菜煎饼,起源于山东枣庄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道小吃
成为流传甚广的味道记忆
一张自制的煎饼里面包裹着五颜六色的蔬菜
萝卜、白菜、粉条、火腿、豆腐……
口感酥松香嫩,独树一帜,深得食客喜欢
在新烙出来的煎饼上
加入食用油、鸡蛋、火腿肠和各种时令青菜
加热熟透,卷上几下
再分成几块,用洁净的纸一包
捧在手里,香气扑鼻
让人胃口大开
菜煎饼营养丰富,吃起来方便快捷
既可当早点,也可作正餐
薄如单纸的面皮
再配上满口流油的菜香
这才是最地道的枣庄味道!
东营·利津水煎包---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马仁亮
利津水煎包制作历史悠久
早在清光绪年间
利津县城和各大乡镇经营者便已比比皆是
民国时期技术的改良
使利津水煎包成为了名流传百年的地方小吃
摄影/马仁亮
利津水煎包为发面水煎包
荤素两馅
经煮、蒸、煎三道工序
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
馅多皮薄、香而不腻、酥而不硬
已然达到了色香味俱佳的超高水准
令人垂涎三尺,食之者无不拍手叫好
谈笑间口齿留香
每一口都是酱汁的清香
每一口都是会记住的味道
摄影/马仁亮、杨斌
烟台·福山大面---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山大面历史久远
据传已有多年的历史
是烟台三大风味面食之一
福山大面最早是用香油浸泡过的砂陶碗来盛的
与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
并称为中国“四大面食”
传统的福山大面制作包括
和面、溜条、出条、下锅、开卤等流程
以柔滑鲜美、细如银丝
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而著称于世
残留在碗底的那一道清香
柔柔地蔓延在跳跃着的汤水之中
交织在极富弹性的面条之上
咸香中弥漫着丝丝清甜
卤汁的鲜香与面条的柔韧宛如天作之合
交织缠绕在一起
回忆中留存着的只剩面条滑过唇齿间的畅意
潍坊·隆盛糕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盛糕点制作技艺源于明朝衡王府贡品糕点坊
其字号“隆盛”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
制作过程中
需严格把控环境温度、湿度,原料的投放顺序
和面时间的长短,手的力度大小
半成品的摆放静置时间等等,方能成品
有着选料考究、制作精细
入口即化、油而不腻的特点
图
青州古城在线
寻古迹,拾级而上
千年的古城宠辱不惊,天空的云朵去留无意
老城墙沉默、静谧
就连时光也对这里格外温柔
名扬四海的隆盛糕点依旧秉承现金交易
还给古城一份古朴气息
老式的糕点,历史悠久、品类繁多
风味之独特,令人一品难忘
携一块糕点,踏着青石
品着故事,听着历史
让人流连忘返
济宁·孔府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
曲阜三孔景区
孔府菜是鲁菜的代表之一
孔府菜起源于宋仁宗宝元年间
孔府菜谨遵孔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论述
经过千万厨役厨师的多次尝试
创造出了品类丰盛
色、香、味、形、质、养、意、器俱佳
堪比帝王宫廷的菜系
取灵感于孔子的箴言,得佳肴于寻常的百物
圣人曾游走在乡间
在孔府菜的袅袅炊烟里
与我们邂逅在街头巷尾
组图
尼山圣境
泰安·泰山豆腐宴---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和水”
泰山豆腐宴起源于汉代
古代帝王祭祀活动中
遵循“沐浴更衣、素食洁心”的做法
因此必吃豆腐
泰山豆腐选用优质大豆为原料
采用手工石磨工艺配以泰山泉水而成
色白如玉,质嫩水流,嫩而不散
久煮不老亦不糊
故有“神豆腐”之称
用其制作的泰山豆腐形式多样
例如三美汤、九转福肠
吉祥纳福、麒麟豆花鱼等等
味道美而不腻,不可错过
组图摄影/张捷
威海·胶东花饽饽---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
“饽饽”又名“波波”,源于明朝
清代以后设专门的饽饽局
每个饽饽都刻有鲜红的印子
这就是“花饽饽”的前身
由于地域不同,因此技法也不同
每个地区各有特色、风格迥异
造型和色彩搭配也有所区别
“清明捏燕子,六月祭龙王
七夕会织女,正月蒸大灯。”
凡是重要的节日
勤劳、善良的胶东人民
总会用最普通的面团
做出荷花、蝴蝶、百岁、寿桃等寓意造型
待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
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馈赠亲友
花饽饽制作工艺复杂
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雕刻—锅蒸—上色
再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
是民间托物寄情、喜庆丰收
祈福纳祥的生活艺术品
“指尖流转一花开,巧手揉捏百鸟来
龙凤人间何处见,而今相伴落面台。”
一团团柔软细腻的面团在手指间肆意翻转
再灌之以艺术的芳香
终成为一个个造型奇特
饱含着生命力的胶东饽饽
在不动声色之间
传承着百年历史,诉说着悠悠往事
图
文旅威海
日照·许孟烧烤---日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孟烧烤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取当地农民喂养的笨猪
沿用祖传秘方,加以腌制
采用苹果树、梨树等果木烤制
色泽鲜艳,味道香醇,肥而不腻
虽然称为“烤”
但并不是我们平时熟知的明火烧烤
确切来说
它是一种过糖的卤肉
在许孟当地被称作“许孟烧肉”
烧肉的原料一般都是内脏
下锅前需仔细地清理
烧肉出锅时
空气就被一股纯正的猪肉香味笼罩
还弥漫着尚带热气的烟熏味
这样的场景让一个肉食者的幸福感
瞬间到达顶点
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口
临沂·糁---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糁的历史悠久
传统糁汤采用肉汤与米粥熬制而成
因其工艺繁琐
每一碗糁汤都要从前一天的深夜就开始准备
先用柏木烧火,取带骨肉类久煮
肉熟后将其剔除备用
骨再煮一段时间剔除,并撇去骨汤内的油脂
此为吊汤
随后,在汤内加入麦米、面粉等食料
以呈稀粥状,入胡椒粉、食盐等佐料
小火文煮3小时后制成糁丕
最后,将煮熟的肉片、香菜、香油、醋
放入碗中,以滚烫的糁没入
肉香扑鼻而来
制作完成的糁
入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
有“热、辣、香、肥”四大特点
每一碗糁汤都盛着沂蒙地区的热情
带着沂蒙老区人民的浓情
八百里沂蒙
从清晨的第一碗糁汤中醒来
品一品率真质朴的味道
遇见浓浓的乡情
发现一座青春活力的城市
德州·扒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毫克克的配料一厘不少
分分秒秒的煮制一秒不差”
这是德州扒鸡制作的祖训
德州扒鸡,又称五香脱骨扒鸡
据传始创于清代
曾成为山东进贡朝廷的贡品
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创新
德州扒鸡的制作技艺日臻完善
从传统手工作坊到现代化生产工艺
德州扒鸡造型美观且颜色亮丽
肉质细嫩且味道醇香
时间赋予了它永恒的味道
温度历练了它温润的气息
白芷、香叶、桂皮、砂仁……十六味香料
从山川湖海奔来,在玉液琼浆中汇集
当骨肉不再分离
当几枚香草的前世今生融为一体
它与我们邂逅的故事也写下了第一笔
聊城·东阿阿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前
聊城东阿县开始生产阿胶
明代中后期
达到“妇孺皆通熬胶”的鼎盛时期
年
东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
组图
东阿阿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