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的端午节知识

2024/10/8 来源:不详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lianxiwomen/m/index.html

年6月22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夏至日与端午相连,节日的氛围更浓厚。

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肇始先秦,而“端午”节的叫法起源晚一些,“风土记曰: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仲夏的端午节,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大吉大利之日。端午节原是吴越先民创立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及等人物的说法。在端午节门口插形如剑的菖蒲,艾草像虎爪,寓意驱邪避害。这就是端午的文化信仰之一。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不同的地方粽子、龙舟各不同,塑造五彩缤纷的端午文化。

粽子

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1、艾香、兰香,屈原更爱哪种香气?

时至今日,艾草深受人们的喜爱,艾草全身都是宝。但是屈原更爱兰草还是艾草?答案有点出乎意料。《离骚》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荆楚大地,在端午节有插艾佩戴艾的习俗。屈原的个性刚正,为什么对艾草有强烈的排斥?据说他厌恶的人也插艾。《荆楚岁时记》中便有了“采艾为人悬于门上”。艾草具有性温、味苦,具理气血、逐湿寒等功效,与五月“毒月”的属性不谋而合,又被称为“医草”,后来逐渐演化为除恶祛邪的象征物。屈原将弟子比喻为兰,育人比喻为“滋兰”。兰草是士大夫、文人雅士更喜爱的香草植物。民众生活艰苦,更加偏爱容易获得且驱邪效果最好的艾草。无论是艾草还是兰草,都是人们对香味文化的信仰。具有辟邪作用的还有:兰叶、菖蒲、雄黄、艾草、大蒜、桃木等等,但是心念正不惧鬼神。

艾草

2、端午节的孝道文化——认识枭

枭(有说就是yao,误读为xiao)是什么鸟?在许慎《说文解字》中:“枭,不孝鸟也。”为什么它会有不孝的恶名?有传言枭会食母,枭是夜行鸟属阴,最初是古代有食枭羹的祭地仪式。汉代中后期开始,枭羹成为端午节赐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皇家礼仪,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古人食枭目的是为了维护孝道,更想驱逐恶人。苏轼在《太皇太后阁》中说到:“长养恩深动植均,只忧贪吏尚残民。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吃枭羹,就是为了帮助皇帝驱除不仁不义的人。吃枭羹更多的生物上消灭恶人,鼓励孝道,“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唐玄宗《揣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在现代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枭食母的情况,也许古人眼中的枭已经灭绝,或者当时的传说太恐怖。

3、不仅有划龙舟,还有凤舟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之“龙舟”节一开头,就指出:“寻常龙舟刻画为龙形,本是吴越一带的习俗。”但是后来闻一多先生的观点被很多人质疑。冯汉骥先生的《云南晋宁出土铜鼓研究》是最早论述云南竞渡的文章,该文提到,在晋宁的铜鼓上,多铸有船形纹。这种船形纹也是早期铜鼓上最特出的纹样之一,这些船首都饰以鸟纹,即“鹢鸟首”,是典型的鸟舟。涂元济、涂石在《船棺葬·铜鼓船纹·龙舟竞渡》一文中认为:“船纹之舟是鸟的变形,在鸟舟上举行招魂仪式,实是祝愿死者乘鸟升天。”万建中教授在《龙舟竞渡习俗渊源新探》中指出“最初的舟饰为鸟形。”也是与涂元济、涂石一样,对闻一多先生的观点表示质疑,他认为这是南方民族的招魂仪式。

撒马尔罕唐代壁画武则天乘凤舟

不过要是没有闻一多先生的论述,端午节的影响力是不会像今天这么大的,他讲到龙舟的意义,是符合现实的,只是将龙舟竞渡的源头提前了。我们讨论凤舟是端午文化的源头,一点也不影响探讨如今龙舟竞渡是社会文化主流的合理性问题。相反,我们会进一步认识龙舟竞渡起源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探索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生成路径。

4、城市里难觅箬叶

老家在偏远的小山村,端午的文娱活动少之又少。村民们做的最特别的民俗活动是包粽子,提前准备箬(ruò)叶或者当天上山采摘,夏天的箬叶最鲜嫩。甚至别人家剩的也够了,不会丢弃多的挂起来晾干备用,但是最喜欢发扬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糯米是春节期间用剩的,自家种的最香甜,很少买米。在农村箬叶太常见了,在城市里一小捆也要8块钱,太贵。

煮熟洗干净变色的箬叶

5、端午节的冷习俗

端午节又叫恶日。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在端午活动离不开“五”,比如食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祈愿驱邪解毒和身体健康。使用五彩丝、五虎花、五色缕(五色丝线)、五色缯(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阴阳学说认为,五色最为吉祥,青代表北方属木,赤代表南方属火,白代表西方属金,黑代表北方属水,黄在中央属土。香囊源于古代的“艾符”,坠着五色绳子的小穗,里面装着各种芳香类的中药材,去除邪祟。《清嘉录卷五》“长寿线”条曰:“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端午节的“续命缕”在于护佑人们生命健康,各项仪式活动重在护佑生命,祈祷人们健康、平安、长寿。

端午的民俗文化深且广,一定会再次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田兆元,端午节庆的文化谱系与多元叙事[J].文化艺术研究.,4.

2、王淼.从端午节习俗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观念[J].艺术科技.,12.

3、李富伦.云南地方旧志中的端午民俗:关于艾草形状与食“面食”[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4.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