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野草,这三首最经典的诗,你喜欢哪首
2022/11/8 来源:不详苯酚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324/6990869.html
草,在自然界中是最常见的,因而往往为人忽视。人们喜欢花,拥抱树,摘取果,却践踏着野草,而并无知觉。而当人有知觉的时候,并且能将这种知觉用一种美妙的语言记述下来,这种心,便与野草一样,有了不朽的价值。
最纯真的向往:《野有蔓草》
在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眼里,香草美人是最美好理想的象征。在最古老的民间诗歌里,野草,也许不香,却也寄托着平凡的人们最纯真的向往。比如这首《诗经·国风·郑风》中的《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zāng)。
野草牵连不断,露珠晶莹透光,美人婉如清扬,这一切,都是年少的我们清纯的梦想。就像歌德所说:“Whoeverisagirldoesnotwanttobeloved,andwhoeverisaboydoesnotwanttoberoyaltohislover。”——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悠悠环球,同此凉热。
最永恒的歌唱:《赋得古原草送别》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本来短暂,又来生离死别,这是谁的罪过?人到中年的苏东坡只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少年白居易,却在一篇命题作文里,歌唱了生命的永恒。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都说“莫欺少年穷”,而穷,不会是穷尽,而是一个活跃跃的开始。十几岁的白居易从遥远的江南来到繁华的长安,拜见学术权威顾况。顾况看着这个未经打磨的小子,鄙视道:“米价正是很贵的时候,想到我们这里生活,不容易啊。”(“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白居易毕恭毕敬地献上了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读到一半,还未来得及读完,就“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是什么打动了权威,扯下了权贵高傲的面纱?是普通的生命,普通生命里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周星驰“打不死的小强”就如同这白居易的野草,洗刷了富贵和贫穷的差别,为奋斗不息的永恒生命点赞。
最澎湃的激情:《野草题辞》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作为新文化的旗手,周树人倒下了,留下了东倒西歪的匕首和枪,在微茫的血迹中,让人看到希望。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然而,鲁迅对于腐朽和腐败,却大大地欢喜,因为他知道,他的革新求变的激情,“还非空虚”!
《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和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暗潮汹涌,血管却犹如太平洋的海啸,借着野草的生与死,燃烧!鲁迅的《野草题辞》,以诗歌固有的情感冲击、回转、跌宕、起伏,烧尽了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只留下不尽的激情的汹涌澎湃。矛盾,是痛苦,是扭曲,是挣扎,然而,它是一切新生命、新生活的开始。读它千遍,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