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走进宁波天一阁
2023/3/10 来源:不详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530121.html
没有想到,宁波的夜色这么美
到达宁波已是傍晚,落脚在宁波饭店,因为这里与要去的天一阁很近,只有一条街的距离。晚餐时间,在手机上搜了一下,宁波海鲜的一条街,开车去了,海鲜没有我想像这么好,价格也没有便宜。回来的路上,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走过哪些路段都忘了,因为全是导航导的。只是没有想到宁波的夜景这么美,在车上随便用手机拍了几张,居然这么清晰。
宁波
宁波
宁波
宁波
宁波
藏书楼怕火,所以天一阁正大门朝西开?
有人说,到西安不看兵马俑,等于没来西安。同样,到宁波不看天一阁,等于没来宁波。天一阁是宁波的一张城市金名片,它承载宁波的历史与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天一阁是最古老的藏书楼,距今有多年了,它是世界上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也是亚洲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走进天一阁的正大门,正是午后,斜西的太阳当头照过来。站在大门口的我,第一个疑惑是,天一阁的正大门朝西?片刻间我反应过来了,是朝西。大门朝西与天一阁名称含义相符,藏书楼最怕火了,主人范钦受《周易》里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启发,将“东明草堂”改为“天一阁”,并以楼上一大通间,楼下六间的设置,象征“天一地六”。虽然没有人告诉我,大门朝西开的用意,但我肯定这与周易八卦的方位说有关,西方位即泽兑,泽即代表有水之泽,兑还代表渊、金、秋天等,比如金能生水。
天一阁
天一阁
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大门口横匾“南国书城”这几个字,是国画大师潘天寿所书,我不懂书法,感觉这四个字集瘦金和隶书于一体,俊朗清秀,瘦金体与“金能生水”又匹配,自然又是防火。对联是钟鼎文,钟鼎自然也属于“金”。钟鼎文是甲骨文之后的文字,一般人还认不出所写的内容,抄录如下:“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黄宗羲,世称南雷先生,这幅对联指首位登上天一阁藏书楼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感叹:“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看来,还没有进天一阁大门,书味已扑鼻而来。几百年前,受印刷及传播技术的限制,收藏书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十几代人藏书不散,的确难之又难。对于现代电子信息时代的我们来说,似乎难以理解古人收藏书籍的苦衷。现在收藏或寻找信息都非常方便,现代人所谓的“读书难”,我认为就是选择性困难,是精华还是垃圾,难以辩别,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就是“戏台下拣老婆”——太多了不好挑啊!
天一阁
地砖上雕刻的白鹤和莲花,寓意高洁
走进天一阁大门,发现脚下一块大地砖,雕刻一幅图案,是水上的莲花和白鹤,很有象征意义,它似乎在告诉我,这不仅仅是士大夫的宅院,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是一座藏书楼,莲花和白鹤寓意高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天一阁
范钦名垂青史,却以藏书家的面目出现
照壁前,是天一阁主人范钦的雕像,他是宁波鄞县人,举进士后,官至兵部右侍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副部级官员了。范钦为官清正,范钦名垂青史不是因为他当官,而是以明代藏书家的面目出现。他活了80多岁,近三十年的仕途生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使酷爱典籍的他,得以方便收集和搜罗图书。天一阁范钦的藏书,一来自于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收集,二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当时天一阁存书达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后来,乾隆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进献几百种所藏之书,乾隆皇帝还仿照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天一阁
天一阁
照壁的雕塑也是有学问的
这叫“溪山逸马图”,题材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国画,八匹骏马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吃草、戏耍打闹,马的比例看上去比背后的山水要大得多,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突出重点的手法,相当我们摄影取景时拉近重点聚焦。照壁的雕塑叫“堆塑”,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其实个人认为类似于砖雕,将泥坯塑好,烧制出来。
天一阁
天一阁
这獬豸,难道不就是范钦为官的写照?
从右边的门洞进去,照壁上有一类似于麒麟的怪兽,一个龙角一张牛嘴,他叫‘獬豸(xiezhi)”,传说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这獬豸,难道不就是范钦为官的写照?范钦性格耿直,敢于和朝廷权贵斗争,曾抵制皇亲郭勋腐败,遭到廷杖,桎梏入狱。出狱仍然耿直不阿,敢于冒犯权奸严氏家族,严世藩想加害于他,其父严嵩说:“范钦是连郭勋都敢顶撞的人,你参了他的官,反而会让他更出名。”结果严氏家族竟奈何范钦不得。平反后,他又配合名将俞大猷合击倭寇,建立了卓越的政绩。
天一阁
天一阁
范氏祖训: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天一阁藏书有较严密的管理制度。范钦临终时,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白银万两,一份是天一阁及数万卷藏书。长子范大冲继承了天一阁,并遵守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藏书的散失。书楼自然不能上去,我只能仰望。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有两大“护阁神草”
宁波位于祖国的东南沿海,气候潮湿,保存书籍,除了防潮,还要防虫蛀。所以,天一阁藏书柜里,书籍间一包包布袋状的东西,就是除潮防蛀用品。在这里有两种草,分别叫书带草和芸香草,有人说,它们是天一阁有两大“护阁神草”。书带草是看得见的,天一阁院子里,台阶和树底下,假山前或花坛边都长满了这种草。它属百合科植物,四季更替,书带香却一成不变,与这座藏书楼同呼吸共命运。藏书楼内悬挂一副楹联“长憙青葱多带草,遥知呵护有卿云”,就是写书带草。书带草是什么东东?其实就是麦冬。麦冬又称麦门冬,宁波四明地区是它的主要产地。在麦冬其貌不扬的叶子下面,埋藏着一串串纺锤形的肉质根块,经过处理,可以成为一味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中药材。作为传统药材的麦冬,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心烦失眠等疾病,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去火”。天一生水能去火,麦冬同样也有去火的功效,书带草在天一阁的防火用途和蕴意,在于“去火”之说。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一脉书香一片芳魂痴心,不得不说钱绣芸
在说芸香草之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她是范家一位叫钱绣芸的媳妇。据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位酷爱诗书的姑娘,她听说天一阁藏书富甲天下,所以一心想登阁读书。但是,天一阁是禁止妇女走进的,天一阁也只对有名望的人士开放。无奈之下,钱绣芸恳求丘知府做媒,把她嫁给了范家秀才范邦柱。但是,钱绣芸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不能入楼。不能登楼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族规中禁止女子登楼,另一种说法是她所嫁的那一房范家后裔在当时已属旁支,自然没有登楼的权力。一扇大门,一把铁锁,将一位女子的美梦无情粉碎了。多少次钱绣芸站在门外,徘徊在近在咫尺的藏书楼前,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倾注手中的一针一线,和着泪绣成了百余幅的“芸香草”。最后,钱绣芸抑郁成疾,临终前流着泪对丈夫说:“我之所以来汝家者,芸草也,芸草既不见,生亦何为?君如怜妾,死葬阁之左近,妾瞑目矣!”历史上美女、才女比比皆是,孝女、贞女也不乏其人,然而,很难找到一位像钱绣芸这样爱书的痴女。余秋雨说:“她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点书,总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只是我怀疑,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记录,还是天一阁的传说?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保全天一阁藏书的芸香草
有人说,芸香草是天一阁藏书文化的精灵。在它的伴随下,天一阁成为数以千计古今藏书楼中最为幸运的一座。天一阁的芸香草,也有其实用性与象征意义:芸香草,以枯亡的形式步入心仪的藏书圣地,芸香辟蠹,芳香四溢,拥万卷藏书而眠,使自身价值得到升华,同时使藏书免遭虫蛀,在物质上保全了天一阁的藏书文化。传说范钦开发芸香草,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范钦发现唯独有一部《书经新说》第六卷在众多残损的古籍中完好无损,原来书中夹有一株带有香味、说不出名称的小草。范钦记起这株小草是自己在广西做官,读书时夹进书中作为书签用的,这种草的叫“芸香草”,广西人常把它放在衣柜里防止蠹虫。于是,范钦就采用这种“芸香草”来防蠹,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保存了下来。据说现在国家图书馆,也用这种草的制成品来保护书籍。芸香草的产地不在宁波,它生长在广西一带。天一阁回来后,我就买到了这种天然香草。芸香草很香,晒干了枝叶夹进书页,几个月依然清香。书架上取二三本书,夹此草,一排书架上的书可防蠹虫。获此草的我,书房可以安然无恙了。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祭天,祭地,祭祖宗的百鹅亭
百鹅亭为明万历年间遗物,原是祖关山的一座墓前祭亭,年移建于此。亭有六角,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在古代大族清明祭祀的时候,要杀很多鹅来祭天,祭地,祭祖宗,所以称它为百鹅亭。百鹅亭从亭的造型和结构来说,确实新颖和华丽,它是我看过的亭子中最美的。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将这墓前之物,移建到天一阁呢?它与天一阁藏书楼有什么关联呢?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墓前之物的铁牛和石老虎也被安置这里
天一阁现在完整名称叫“天一阁博物馆”,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暨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博物馆,它由藏书文化、园林休闲和陈列展览三个部分组成。但是,将一个不大的藏书楼,扩大成一个博物馆,也应该以书为中心,个人感觉这样的构思有点散乱。而况园林和陈列,目前也没有做好。比如,将墓前之物铁牛和石老虎迁移此,有点不伦不类,反而冲淡了天一阁作为藏书楼的主题。
天一阁
天一阁
铁牛与天一阁藏书楼,风马牛不相及
据说这只铁牛,来自于宁波乡下一座“劝孝坟”前。该坟主人姓陈,是鄞州姜山镇陈鑑桥人,清末年间他是上海做水泥生意的富商,比一般人更讲究风水,活着的时候就开始营造自己的寿域,而寿域挑选在风水极佳的横溪镇金溪山孔岙。据说这个富商生肖属牛,所以在建寿域时铸造了一只千余斤重的铁牛,放置坟墓的牌楼前,在铁牛的后面造了一个水泥制作的凉亭,亭内刻有硕大“胃”字的石碑,铁牛的前面有一只水泥制的牛槽。年全国大炼钢铁,铁牛也被人从墓地拉下山,从横溪运至江东新河头,不知何故被抛置河边。再后来,有人将铁牛卖给了废品公司,幸好被文物部门发现,运回保护。现在,铁牛被安置在天一阁的东园内。个人认为,铁牛应该进宁波博物馆。铁牛与天一阁藏书楼,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天一阁
尊经阁迁移天一阁博物馆内,适得其所
尊经阁,是古代用以珍藏经籍的地方,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天一阁院落里的尊经阁,原在宁波府学内,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我认为,尊经阁迁移天一阁博物馆内,适得其所。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博物馆的园林和建筑,很有江南特色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秦氏支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秦氏支祠是南方近代优秀祠堂建筑的代表,划入天一阁博物馆,与天一阁藏书楼,相映成趣。一般来说,祠堂以南北为纵轴线,由照墙、门厅、戏台、正殿、后殿、左右厢房等组成,秦氏支祠在布局、建筑的设计、装饰上均依据江南传统的营造格式,并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于一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宁波地方风格,它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值得一看。其戏台上的鹅罗顶藻井,其制作工艺之精,被行家推为浙东第一。宁波是一个工商城市,秦氏宗族的代表人物、秦氏支祠的始祖秦君安即其中著名者。秦氏支祠兴建是宁波商帮文化的反映。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天一阁
月湖之畔,春意闹
走出天一阁博物馆,踏入宁波月湖公园,偃月堤边的春梅喧哗而来,绿柳、庭榭、旧式老屋,题词、古桥、一叶扁舟,一切都似乎保持着原来的样子。站在春天的阳光下,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还有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他们都在这里走过。月湖公园里的一桥一木,小楼和石凳,都能感悟到这些文人雅士的独特气韵。“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天一阁,一脉书香,从古至今,浸润天地。
天一阁
月湖公园
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