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巧克力史来自中美洲的神奇食品如何风靡

2022/12/27 来源:不详

白癜风白斑扩散 http://m.39.net/pf/a_4590397.html

巧克力,这种由可可豆制成的美味食品,自16世纪走出中美洲后现在已经风靡世界。巧克力食品,包括冲泡的可可饮品、固体的巧克力块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巧克力口味的零食和甜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据统计,全世界每人每年平要消费0.9公斤的巧克力!

但或许和一些人印象中不同,21世纪巧克力生产、消费的中心阵地并不是有着众多巧克力品牌的美国,而是欧洲。欧洲是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和出口市场,有着雀巢、瑞士莲、费列罗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巧克力品牌。年欧盟和英国共生产了万吨的巧克力产品,欧洲巧克力市场的价值约为亿美元。

欧洲人对巧克力的喜爱也是惊人的。欧洲人均年巧克力消费量约为5公斤,是世界标准的五倍多。德国是全世界巧克力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每人平均要消费11公斤的巧克力。瑞士以人均9.7公斤位居第二。

为什么欧洲,这个既不是巧克力故乡,也不种植可可树的大洲会成为全球巧克力中心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欧洲巧克力史,看看巧克力是怎么传入欧洲,风靡欧洲的。

欧洲著名巧克力品牌

巧克力(可可)的原产地是中美洲。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年,墨西哥湾沿岸的奥尔梅克人就已经会制作巧克力了。公元年左右,玛雅人已经开始喝可可饮品。等到欧洲人踏足美洲前的15世纪,中美洲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已经享受可可饮品一千多年了。只不过那时的可可苦味还很重,所以阿兹特克人喜欢加上花瓣、蜂蜜、香草甚至辣椒和胡椒饮用。

阿兹特克雕像,《拿着可可豆荚的人》

年,哥伦布第四次前往美洲,也是在这一次他遇到了可可豆。不过这次“遇见”很不光彩——哥伦布和船员偷走了当地人的独木舟,而这个独木舟里装着可可豆。虽然以上说法存疑,但不管过程如何,哥伦布最终还是把巧克力带回了西班牙。这也是巧克力第一次出现在欧洲。

但此时的巧克力饮品还远不是我们现在这种甜甜热热的巧克力。那时的中美洲土著人会把可可豆烤制、磨碎,然后加上辣椒、水、玉米面等东西,在不同的大锅里反复倒,最后产生一种有着厚厚泡沫的饮料。当地人管这种饮料叫“xocolatl”,意思是“苦水”。而且可可非常珍贵,甚至可可豆被看做是一种货币。所以当地人不会把可可当做日常饮品,而是用作仪式、治病、消暑等等。

玛雅陶瓷上画着装着泡沫巧克力的容器

所以当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时,热情好客的土著会奉上一杯可可,表示他们对外来者的欢迎与尊重。

但欧洲人对这种又苦又黑,还会冒泡的黏糊糊黑色饮品很是不习惯。当危地马拉人向意大利冒险家吉罗拉莫·本佐尼赠送了一杯可可饮料时,本佐尼厌恶地声称这种饮品只适合给猪喝。即便过了一百多年,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的传教士还是这么描述巧克力的:

“这种可可的主要产品是一种他们叫做“巧克力”的调和物。巧克力可真是疯狂的东西,那片大陆上的人对其倍加珍惜,不习惯的人则恶心反胃,因为巧克力顶上的那层沫沫就像大粪一样冒着泡……”

现代复原的原始“xocolatl”

尽管如此,但巧克力被中美土著人用在仪式上,这迫使很多西班牙人不得不在和当地人相处时饮用这种新奇饮品。久而久之,西班牙人发现这种饮料其实还不赖,特别是加上蜂蜜可以冲淡可可豆的苦味儿。后来西班牙人还发现巧克力能够治疗肚子疼等疾病。于是当这些西班牙人返回欧洲时,他们的行李里总会揣上那么些巧克力。

巧克力是先从西班牙登陆欧洲的。随着越来越多的西班牙殖民者和传教士前去拉美又返回家乡,他们建起了一座欧洲和拉美的巧克力之桥。越来越多的西班牙本地人也开始尝试这种新奇饮料。他们发现这种饮料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使人心情愉悦,虽然没那么“美味”,但也算是一种新奇、刺激、独特的饮料。

“巧克力聚会”,西班牙瓷砖画,18世纪早期

而且,此时的巧克力对欧洲人来说也没有那么“不适”了。这是因为一方面,西班牙人在巧克力中加了阿兹特克人没放过的糖,使得巧克力没有以前那么苦了。另一方面,西班牙人也开始自创各种风味儿的巧克力饮料,比如放上香草、柠檬、葡萄酒、丁香甚至很多来自亚洲的香料。

当然现在的事实标明,巧克力还是甜甜的比较好喝。所以有些口味太离谱的巧克力并没有流传下来。

在巧克力席卷西班牙的过程中,西班牙宫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教士将巧克力引入西班牙宫廷后,西班牙宫廷迅速接受了这种饮品。此时的巧克力还很稀有,因此变成了贵族的象征。西班牙贵族和王室会设立专门的“巧克力室”,给来访的客人提供这种新奇的饮料来彰显自己的尊贵。所以很快,西班牙上上下下都兴起了“巧克力热”。天主教僧侣也很喜欢这种饮品,并把它纳入宗教活动。

《清晨的巧克力》,彼得罗·隆吉,-

等到17世纪初,巧克力已经在西班牙马德里和塞维利亚成为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商品了。

但巧克力传入西班牙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的步伐相当缓慢。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娶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的女儿。为了庆祝结盟,西班牙公主将巧克力样品带到了法国皇家宫廷。在这一年前后,巧克力也出现在了法国、英国、奥地利贵族的“巧克力室”中,并慢慢走向平民百姓。

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宣布食用巧克力饮料不会打破宗教禁食。之后巧克力真正在整个欧洲建立了立足点。

欧洲人对巧克力的喜爱很快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首先是可可树的种植。虽然可可树原产中美,但中美洲人少地狭,大部分都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伴随着英国、法国、荷兰在非洲大陆的殖民,欧洲人很快在西非,尤其是如今的科特迪瓦和加纳建立起大片的可可庄园,并奴役黑人奴隶种植可可树。

可可豆与可可果——巧克力的原材料

原材料解决了,下一步就是生产问题。在机器发明之前,可可只能靠手工研磨加工,费时费力,产量也不高,只有富人和贵族才能消费得起。但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风力发电、马拉磨坊和加热磨坊的出现加速了巧克力的生产。

年,荷兰化学家科恩拉德·约翰内斯·范豪滕(CoenraadJohannesvanHouten)在巧克力里加入碱性盐降低了苦味。13年后,他又发明了一种巧克力压榨机,能从烘烤过的可可豆中挤出可可脂,留下细腻的可可粉。这种巧克力机的出现使得巧克力的生产成本更低廉,质量更稳定,并且可可脂和可可粉的分离使得生产固体巧克力成为可能。

科恩拉德·约翰内斯·范豪滕

此后,巧克力生产进入了新时代,现代口味儿的巧克力逐渐出现。一个接一个的新发明被创造了出来,而这些发明家也因此成为了著名巧克力生产商的创始人,其中有些品牌至今仍享誉世界。看来从古至今,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就是不可分割的。

年,英国巧克力制造商约瑟夫·弗莱发现将可可粉和糖做成的原材料与融化的可可脂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入模具就可以生产出可模塑的巧克力。几年后,他的工厂开始生产巧克力棒,一时间大受欢迎。弗莱的公司曾是英国三大糖果生产商之一。年,该公司被另一个巧克力制造商吉百利收购。

年弗莱公司的广告

几十年后,年,瑞士巧克力制造商丹尼尔·彼得尝试将亨利·内斯特开发的奶粉和可可混合在一起,结果生产出了牛奶巧克力,也就是现在最受欢迎的那种香甜的巧克力。彼得之后和内斯特成了合作伙伴。四年后,他们建立了雀巢公司。雀巢公司至今仍是欧洲最大的糖果公司之一。

年彼得公司的广告,上面写着“世界上第一个牛奶巧克力”

另一个对巧克力生产有重大意义的机器——“研拌机(conchingmachine)”发明于年,发明者是瑞士人鲁道夫·莲(RodolfeLindt),瑞士莲品牌的创始者。研拌机发明前的巧克力口感粗糙坚硬。而研拌机将可可脂加进可可粉中,通过长达几小时的搅拌和“抛光”,让生产出的巧克力口感更加细腻柔和,味道也更加美味。

未研拌的巧克力(上)与研拌过的巧克力(下)

年,瑞士人塔布莱尔创造性地将太妃糖和杏仁加入了巧克力中,生产出了一种特别美味的巧克力。他又将巧克力模塑为一个个独特的三角形,由此“三角牌(Toblerone)”巧克力诞生了。

欧洲的其他几家大巧克力生产商,比如朗特里(Rowntree’s)、吉百利等,大部分都创建于19世纪中后期。

三角牌巧克力

直到现在,对很多人来说欧洲生产的巧克力都是不可替代的。虽然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巧克力品牌(如好时、玛氏),但仍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欧洲的巧克力更加美味。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欧洲巧克力和美国巧克力有四个重要的区别:

首先是可可含量不同。美国巧克力可可含量通常较低(10%左右)。而在欧洲,任何被认为是“巧克力”的东西,其可可含量都是20%甚至以上。比如吉百利巧克力块的可可含量是23%,而好时巧克力是11%,这使得吉百利巧克力的口味更醇厚。

其次是糖含量。美国巧克力因为可可含量低,所以糖含量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更喜欢清甜的牛奶巧克力。而欧洲人吃的更多是有些苦的低糖巧克力。

再次是脂肪含量。欧洲巧克力会加更多的奶油、黄油和可可脂,使得巧克力更加光滑细腻,同时脂肪含量也更高。

最后是可可豆产地。美国巧克力更喜欢来自南美的可可,而欧洲人会选择来自西非的可可。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欧洲还是美国的巧克力更好吃,因为不同的人口味不同。但对很多欧洲人来说,自家生产的巧克力传承百年,坚守传统,是最正宗、味道最醇厚的。欧洲人也一直为自己的巧克力名誉天下而自豪。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巧克力店

现在,欧洲以占世界11%的人口,消费着全世界40%的巧克力,进口着世界61%的可可豆,出口着世界76%的巧克力。谁能想到年前人人掩面的“苦水”,居然能在今天成为欧洲人的美味与骄傲呢?

我是航天橘,研究欧洲国际关系的硕士一名。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