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里的小西街,没有老字号,不卖炸
2023/6/21 来源:不详今年夏天比往年来得早一些。五月走在小西街的青石板上,金银花从屋顶黑瓦蓬松地垂下来。白色的络石攀缘在斑驳的白墙上,犹如风车茉莉。绣球像是点着胭脂、面色红润的糯米团子。街边冰激凌店散发冷气,赶紧进去要一个香草味冰激凌球解暑。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再也不抱怨家乡只有星巴克和喜茶,这里的手冲咖啡毫不逊色,奶茶还有健康品牌Swisee。西岸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是80后诗人画家潘无依的“诗画溇港”油画,水乡在艺术家笔下呈现出一种浓墨重彩。城市书房就像小时候的新华书店,一到暑假就躲进去看书吹冷气。这是江南的夏天,也是小西街的动人处。
1小西街是湖州中心城区现存最大砖木结构老居住区。明崇祯《乌程县志》载:“仪凤桥南堍直西过旱渎桥为小西街,有油车巷、高巷、石鸾巷、北齐巷、朝阳巷。”除了民居,这里还夹融着温宅、杨宅、沈宅、许宅等市文保单位。像杨宅,屋脊比周边楼房高出许多,沿河建筑面阔六开间,后檐墙有辟邪八卦石刻,左右两山墙内设夹弄。从河对岸看,如今被改造后的社区幸福邻里中心,能清楚看到宅子的临河开小窗,居中设单独大型八字河埠,是湖州临河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央视《记住乡愁》第五季第34集里,摄制组来到湖州,讲的就是小西街的前世今生。湖州人很自豪:“苏州平江路、北京前门大栅栏,其他城市被拍摄的都是这么有名的地方呢!”小西街在年开始大规模保护性修缮。至于整修成果,一位来此考察的外地官员的话也许可以概括:没有百年老字号,没有臭豆腐炸鸡,为什么年轻人还愿意来,晚上还这么热闹?古街保护并让它被有效利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对那些充斥着油条包麻糍、麻辣烫、臭豆腐的仿古老街并不陌生。老房子不能拆,大家都知道。那么,摆着不动怎么搞?
2五年前,顾忠杰发起组建了小西街文创公司,负责街区的规划设计、改造以及招商和运营。顾忠杰,湖州人,中国美院毕业,从事设计工作近三十年。做街区,他有信心,但面对小西街,他很矛盾。一方面他不希望人们是冲老房子来的,但老房子必须要在,因为是这个街区的珍贵之处。凭着自己曾操刀过本地区多个知名餐饮酒店项目,他先是规划并修缮了几处深宅大院,开出了江南春早·五谷养生料理、湖州宴、無二素食料理、财神阁茶楼、冰激凌店等,价位有高有低,尝试着开启了小西街的保护与商业氛围并举的实践。
古街修复和运营,最怕一刀切:一样的调性,一样人工,一样的租金,一样的售价,没有了梯度,没有了多样性,也就没有了生命力。网红商铺肯定是要有的,比如光和房间,年在小西街开业,木头色,户外空间,还可以撸猫。花信是一家开了一年多的花店,几平方米的一间店面,就在主街显眼位置。门外络石攀缘,野生和家养的花里外交映。年轻人的标配是:进去买一束花,再在门口拗几个造型。外人都说,生意不错是因为店主很敬业,线上线下一起经营,有时候门关着,灯却亮着,多半是在里面忙碌。高巷的米仓正在装修中,在并不宽的巷子里开出一个窗口,木头色,路过的人说“哇,好日式”,多少缓解了疫情过后人们无法出国旅行的焦虑。后来,朝阳巷新开出一家轻食店co-op,一个大平层,完全不做任何隔断,就放几张桌椅,看上去非常庶民气息,所有人都在观望“这么个开出来会好吗?”事实上,咖啡、轻餐、酒的确很吸引年轻人。它也在无意中传递着一种情绪——说去吃饭,其实是去看人的,那里总是聚集着这么多好看的人,我也要好看一点。情怀店也要。这段时间逛过小西街的人都会被“文人花道”吸引过去,露天小院里种满了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花花草草,挂了一块牌子,24小时营业,扫码自取。人们过来拍照,再带一盆回去。刚开出来的时候人们好奇“这么好看的花放露天不会被偷吗?”老板说“偷就偷吧”。结果,直到现在,没有少过一盆。
对于小西街来说,疫情是个转折点。在这之前,人们觉得环境很重要,所以,空气好的山里、海边一直是出行的首选地。经历了一场疫情,人们的诉求变了,变成了两个极端,要么,完全不出去,宅家,家里最安全;要么就是在旅行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