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陶渊明

2022/8/17 来源:不详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三七六~三九六)。?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一条溪水捕鱼,忘记了走了多远的路。

?缘:沿着。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夹着两岸有几百步宽,中间没有别的树,香草新鲜美好,落在地上的桃花彩色缤纷。

?落英:落花。?缤纷:乱舞。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很诧异。他再向前行,想走完这片桃花林看一个究竟。

?穷:尽。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里面好像有光。

?林尽水源:树林的尽头便是溪水发源之地。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便离开船,从那个洞口走进去。起初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再向前走几十步,变得既开阔又敞亮。

?舍:离开。?才通人:仅仅只能让一个人通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里面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分明,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俨然:整齐的样子。?良田:肥田沃土。?美池:清秀的池塘。?属: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田间的小路四通八达,可以听到鸡鸣狗吠交鸣的声音。里面的人来来往往地耕田种地,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阡陌(qiānmò):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阡,东西方向叫陌。?交通:相互通连。?悉:都,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无论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很安适愉快。洞里面的人看见渔人,便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全部回答了。

?黄发:指老人。因为老年人发色自白转黄。?垂髫(tiáo):指儿童。髫,小孩头上下垂的短发。?并:都。?怡然:安适愉快。?问所从来:问渔人从哪里来。?具:通“俱”,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里面的人便邀请渔人一同回家,备了酒,杀了鸡给渔人吃。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渔人,便都来打听消息。

?要(yāo腰):通“邀”。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乱世,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就这样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乃:竟。?无论: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渔人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他们,里面的人听了以后都惊叹。

?具言:详细陈述。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其余的人也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作客,都用酒饭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便告辞回去。

?延:邀请。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面的人说:“不必把这里的情况对外面的人说呀”。

?不足:不要。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便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记号。

?扶:顺着。?向路:进来时的路。向,先前。?志:记,作标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他到了武陵郡,来到太守处报告了这些情况。

?及:到了。?诣(yì):前往拜见。?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寻找以前作的记号,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条去路。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回来时所做的标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去寻找,

?南阳:郡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泽,是当时著名隐士。?规往:打算前往。规,计划。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去成,不久他就病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了。

?未果:尚未实行。?寻:旋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引申为“访求”、“寻找”

音频资料闫效平: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讲解视频:北京一中特级教师·程翔

小帆课堂:桃花源记

赏析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三七六~三九六)。?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县。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一条溪水捕鱼,忘记了走了多远的路。?缘:沿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夹着两岸有几百步宽,中间没有别的树,香草新鲜美好,落在地上的桃花彩色缤纷。?落英:落花。?缤纷:乱舞。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很诧异。他再向前行,想走完这片桃花林看一个究竟。?穷: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里面好像有光。?林尽水源:树林的尽头便是溪水发源之地。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便离开船,从那个洞口走进去。起初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再向前走几十步,变得既开阔又敞亮。?舍:离开。?才通人:仅仅只能让一个人通过。才:仅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里面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分明,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俨然:整齐的样子。?良田:肥田沃土。?美池:清秀的池塘。?属: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田间的小路四通八达,可以听到鸡鸣狗吠交鸣的声音。里面的人来来往往地耕田种地,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阡陌(qiānmò):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阡,东西方向叫陌。?交通:相互通连。?悉:都,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无论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很安适愉快。洞里面的人看见渔人,便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全部回答了。?黄发:指老人。因为老年人发色自白转黄。?垂髫(tiáo):指儿童。髫,小孩头上下垂的短发。?并:都。?怡然:安适愉快。?问所从来:问渔人从哪里来。?具:通“俱”,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里面的人便邀请渔人一同回家,备了酒,杀了鸡给渔人吃。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渔人,便都来打听消息。?要(yāo腰):通“邀”。邀请。?咸:都。?问讯:打听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乱世,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就这样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间隔:隔绝不通音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乃:竟。?无论:更不必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渔人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他们,里面的人听了以后都惊叹。?具言:详细陈述。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其余的人也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作客,都用酒饭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便告辞回去。?延:邀请。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面的人说:“不必把这里的情况对外面的人说呀”。?不足:不要。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便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记号。?扶:顺着。?向路:进来时的路。向,先前。?志:记,作标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他到了武陵郡,来到太守处报告了这些情况。?及:到了。?诣(yì):前往拜见。?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寻找以前作的记号,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条去路。?寻向所志:寻找先前回来时所做的标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去寻找,?南阳:郡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泽,是当时著名隐士。?规往:打算前往。规,计划。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没有去成,不久他就病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了。?未果:尚未实行。?寻:旋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引申为“访求”、“寻找”。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沿着一条溪水捕鱼,忘记了走了多远的路。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这片桃花林夹着两岸有几百步宽,中间没有别的树,香草新鲜美好,落在地上的桃花彩色缤纷。渔人对此很诧异。他再向前行,想走完这片桃花林看一个究竟。桃林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洞里面好像有光。渔人便离开船,从那个洞口走进去。起初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再向前走几十步,变得既开阔又敞亮。里面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分明,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的小路四通八达,可以听到鸡鸣狗吠交鸣的声音。里面的人来来往往地耕田种地,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无论老年人和小孩子,都很安适愉快。洞里面的人看见渔人,便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全部回答了。里面的人便邀请渔人一同回家,备了酒,杀了鸡给渔人吃。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渔人,便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乱世,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就这样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这个渔人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他们,里面的人听了以后都惊叹。其余的人也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作客,都用酒饭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便告辞回去。这里面的人说:“不必把这里的情况对外面的人说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便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记号。他到了武陵郡,来到太守处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寻找以前作的记号,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条去路。南阳刘子骥,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去寻找,没有去成,不久他就病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再去寻找了。

解读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序言。作者运用其独特的记叙技巧,虚构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

作者生活在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晋宋交替时代,作者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等级、没有战乱,风俗淳朴、安乐宁静、小国寡民的桃源世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憧憬的社会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简洁精练,笔触细腻,把幽美的挑源描绘得亲切逼真,宛然如画,使读者似乎身临其境。

文中“世外桃源”一语,千百年来成为我国人民心目中理想国的代名词,至今读来仍使人心驰神往!吴楚材、吴调侯评此文:“桃源人要自与尘俗相去万里,不必问其为仙为隐。靖节当晋衰乱时,超然有高举之思,故作记以寓志,亦《归去来辞》之意也。”

本篇名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里面的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分明,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的小路四通八达,可以听到鸡鸣狗吠交鸣的声音。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潜,字元亮、渊明,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晋、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出生于贵族世家,年轻时怀“大济苍生”之志,因家境贫寒,自二十九岁起,几度出仕,曾先后担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四零五年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从彭泽令上解职,赋《归去来兮辞》,自此还家归隐田园。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靖节先生集》传世,其作品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不小。

?深度学习,请按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