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香道浮躁的现代生活,中华香文化,是复

2023/4/9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m.39.net/news/a_5939656.html

每年农历小雪,东莞人便开始收割。早前有报道,东莞有计划复兴莞香产业,目标千亿产值!的背后,是中国两千多年的香文化,进入现代,社会的动荡,香文化出现了断层,如今没有多少人能体会这种文化!回望近代香文化的衰落,感慨万千,香文化是否能魂兮归来?

回顾千年香魂

在古代中国,作为香文化载体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麝香、龙涎香。,便是沉香的一种,海上贸易没有打开前,一直是国内沉香珍品。在此,借莞香打开一扇窗,回望已尘封在历史深处的中华香文化。香,是一种嗅觉上的美好感受。天然的香气能让人心情愉悦,并使人精神放松,还能启发灵感和智慧。基于这种感官体验,中国古人孕育出了香文化。

一般来说,香文化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衰微于晚清近现代。按史料记载,香文化可追溯到先秦。那时候,香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贵族阶层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带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汉之前香已用于沐浴,还用于礼仪。

汉代博山式香炉

流行道家学说的汉魏六朝,博山式熏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时东西方文明融合,行香礼仪更加多样。宋元以后中国社会走向世俗化,香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繁华的街市上香铺随处可见。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品香和斗茶、插花、挂画并称,是风雅士人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至此,熏香已成为一门艺术。

明朝宣德炉

到明代,香学与理学、佛学结合,出现“坐香”、“课香”,成为禅修和做学问的一门功课。佛门与文人营建香斋、静室与收藏宣德炉成为时尚。清三代盛世,焚香更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等成了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质和精神文明都需要一定的国力条件和社会氛围。到了没落的晚清和战乱的民国,中国国势衰弱,民众生活趋于萎顿粗疏,香文化逐渐式微……香文化包含宗教、祭祀、礼仪、生活、养生等多方面内容。

寺庙香炉

但今天提起焚香,更多的人第一反应是和宗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这正意味着,中国香文化式微,当代人连理解它都有难度了。而相反,唐宋时期,香道作为汉文化礼仪之一,与茶道、花道、棋道等一起传入日本,得以延续至今,已深深影响了日本民族的文化性格。想到此,国人不知作何感想?一声叹息。

沉香珍品莞香

莞香,即沉香树,又名莞香树。这种树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以及国外等地皆有种植,最终得名莞香树,是因为东莞所产沉香品质优越,历来是皇家贡品。至今北京故宫里仍保留着当年东莞县进贡的莞香。这也是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的地方名来命名的树种。

莞香树

史书记载,大概在唐代时,莞香树由国外传入。宋代时,广东各地已普遍种植。其中东莞一带的土质特别适合莞香树生长,出产的香料品质最好,名闻全国,别列为贡品。

《广东史志》载:“莞人多以香起家”,“当莞香盛时,岁售逾数万金”。

莞香

明清时期,莞香集散于东莞寮步,因此寮步的“香市”与广州的“花市”、罗浮的“药市”、合浦(当时属广东)的“珠市”并称“广东四大市”。莞香从这里起步外运,行销全国和世界。当时东莞外销莞香多数先运到九龙的尖沙头(今香港尖沙咀),通过运香的专用码头,用小船运到石排湾(今香港仔)集中,再用大船运往广州,继而远销中国内地、南洋及阿拉伯国家等地。由于装卸的莞香常堆放于码头,风中都有香味,因此尖沙咀得名“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被称为“香港”,后来延伸到整个地区总称为“香港”。这是香港名字由来的重要说法之一。

香港

而中山市原称香山县,据说也和莞香有关。因为在古代,中山地属东莞,也以产沉香著称,故名香山。中山市的五桂山就曾是沉香树的重要产地。

但是到了清代中期莞香一度衰落。由于适于种植莞香的土地很少,且古代产香全凭天然,结香不易,上品莞香价高也难求。清雍正年间香农因无香可贡而面临灭顶之灾。走投无路的香农破坏了莞香树后远走他乡,导致此后的莞香濒临绝迹。

香文化主题电视剧《莞香》

一两沉香一两金

沉香树折断或受伤后,被益生菌侵入寄生,树汁内的淀粉经菌酶作用形成香脂,再经多年沉淀而成固态结晶体。香脂呈黑褐色,密度较大,入水即沉,故名沉香。沉香分为多种,价值高低不等。香树结香后枯死并被掩埋,经微生物分解醇化的老沉香,称为“熟结”,又称“黄熟香”,非常名贵。而普通种类,是香树活体结香,称为“生结”,价值略低。一般沉香在常温下几乎没味,经炙烤或点燃才出香,但有一种名品叫“奇楠”,自然放置就有香味,且馥郁持久。

被研磨成了粉末状的莞香

莞香为自然结成,因此很多偶然因素,如气温、菌种、工艺等,都会影响结香的产量和质量。传统制香法有30多道工序,因此莞香产量有限,一份良品需经数年、十数年才能成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加上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已失落的香道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得以部分恢复,渐渐进入一些人的生活空间。

香文化强势复兴

香文化在新时期复兴将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随着国力上升,精神需求日益匮乏。香文化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尽管经过一百多年的衰微甚至中断,但随着社会氛围的再现,香文化必将复兴。

沉香线香

需求,是复兴的根本动力!正如香文化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一直发挥着功用,正是基于不变的需求。中国人敬祖先、敬神佛。人们觉得神仙和灵魂是飘忽不定的,他们住在云雾缭绕之处。在寻求和神仙对话的方式时,就“借香烟之功,请神明下界”。因此,在宗教和祭祀场合焚香成了华人寄托愿望、表明心迹、表达思念的一种独特方式。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广泛的领域产生了对香文化的需求。比如生活领域。生活节奏快、匆匆忙忙的现代人,希望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静下来,快速褪去身心的疲惫。而焚香静坐、读书饮茶等就有这样的功用。

社会越浮躁人越需要安静

宋代诗人陈去非在他的诗作《焚香》中写道:“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这,正是当代都市人的需求!更不用说,香本身还有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中医都注重“香味疗法”,袅袅香烟可以抑制霉菌、驱除秽气、醒神益智、养生保健。这,也正是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的现代人所渴慕的!

山月香道|以香名德,传承古韵。欢迎广大香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