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春江花月夜的了不起在这儿

2022/6/30 来源:不详

控制白癜风扩散 http://pf.39.net/bdfyy/bdfal/191030/7574864.html
?

与一轮皎洁同在与你们所有人同在

——《春江花月夜》点评

霍军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最负盛名的佳篇。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宫体诗的救赎》)。但闻先生却一直没有详细的解说。各种评述多以疏通串解诗句本身为己任,很少触及它独特的抒情视角——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上,对一轮晈月给所有人带来的丰美情感所发出的浩大感喟。人们都爱说这首诗中有“宇宙意识”,但往往只限于对开头那几个问题的赞叹,却难得由此触及包蕴在全诗抒情中的“人类情怀”。这原本是张若虚最富有突破性的领悟。应该说,最接近张若虚这番广大深沉的浩叹的,原本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句,也许限于篇幅,张九龄灵光一现,就转向一对情人相思之情的抒写,不再发挥开篇“共此时”所展现的开阔深邃意境。

我每次引领学生诵读这篇诗歌,总被张若虚诗句中洋溢着的传统儒家那种“推己及人”的人类情怀感动。这种情怀浩瀚无边,丰盈充沛,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我以为,张若虚要抒发的是明月下的“人类情思”,所以他才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要在“人类望月”的浩叹背景上去讲那个“扁舟子”和“相思明月楼上上人”的故事。这是无数个故事,但又始终只是一个故事。所以,“谁家”,“何处”,这样的词语提示我们:请读一个沟通人类情感的共同的故事——古今一体,你我一体,我们共在明月之下,这是无比美好的境界。

为此,采用逐层“点评”方式,按照章句,体会诗情,细致阐发。

题目:《春江花月夜》

点评:

仅此题目,就充满了诗意,自然界最美的三种事物——春天的江、花、月夜荟萃一处,也可以说,春天,江水,花儿,明月,夜晚,五种事物,构成了一幅画面。

中国古典诗歌经常用事物名称构成句子,形成画面,激发联想。比如,我们熟知的李商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如经典对联:“杏花春雨江南,铁马秋风塞上。”每一个名词本身是静止的,而几个名词连在一起,有序排列,就会发生诗歌事件,就会产生一种意境。

与上述各家句子相比,张若虚更直接,让五个不加修饰的词语直接排列呈现——春,江,花,月,夜。它们在一个题目中相逢,组成一幅画。它们要产生“感情化学反应”。或者说,这种组合是张若虚的发现,是诗人灵性发动时的某种觉悟——原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原来这三种或五样事物中,有我们人类的情感故事。

且让我们去阅读这个丰美的情感故事。

(一)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点评:

开篇写月亮升起来,壮观,雍容——“潮水连海平”,满满当当全是春水,一派蓬勃气象。一切都在上升,一切都很饱满。一个“连”字,静态成动态,江水通海水。一个“平”字,盈盈春水,仿佛一大碗平举在眉前的醇酒,提升我们的视线。“明月共潮生”,盈碗美酒中,又跳出一枚明灿灿的月亮!“共”,把春潮和明月一起端起来畅饮。“生”,我们的心中正在产生最华美的景象,满怀洋溢着灿烂雄浑、正在生长的力量。这是盛世的力量,青年的力量,春天的力量。

开篇十四个字,景象宏大壮美,充满勃勃生气,一派盛唐气象。一切都在上升,精神正在觉醒,灵魂正在成长。“初民之‘世界图景’神秘玄奥,但其原因非在于它以神秘之力为枢机,而在于人自身之力量是此神秘之力的变体、枝叶。人一切卓有成效之活动皆渊源于这博大宏力。在此‘世界图景’中,因果性非为无限连绵的链条,相反地,它仅是伟力不断闪烁,是伟力站出来玉成万有之活动,宛若生息莫测之火山喷发。”(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年版)

对的,人看见皎洁月亮而唤醒的,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性力量——人的情感力量。人依赖这种力量拥抱一切,将万物变成自己的本体,与世界融为一体。张若虚感受到了这伟大的力量。他的语言将人与自然联通——连,共,月亮在上人在下,我们同在皎洁中。于是,我在月下,我在一切地方——“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后两句,波光荡漾,拉开空间长度,把视野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何处……无……”诗人让我们跟随托举一轮明月的春潮,走向了天下所有的江河。你看,每一条江上都是春水鼓荡,月光华艳;每一个地方都生机勃勃,气象万千。这是一个个体的人敞开胸怀走向世界和宇宙的一刻,这是一个人与整个世界成为一体的一刻。

开篇,仿佛开天辟地,用华美词语创造了一个仪态万方、浩大壮丽的春潮与明月共舞的世界。诗人要我们内心装满不断上涨的春水,去看这个美丽新世界,去跟他一起想象、体验、游历。敏锐的读者可能已经感觉到了,他这是有意将我们的目光向高处提升,是引领我们从一条春江走向大海,走向所有的江河山川。开篇视野开阔,序曲美丽庄严,高华大幕缓缓拉开。人,醒过来了。世界,通明一体了。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点评:

诗句领我们跟随江流去看月光。这儿是月色皎洁的空明天地。一片花田,布满细密雪粒般的月光,迷离朦胧。空气中满是白霜流动,没有流霜刮脸的生硬,只有温馨祥和的洁净。洲上白沙,混融在月光中。这时候,江水与天空,都被月光照得澄澈透亮。但,这不是白天的明亮,而是月色营造的干净宁静的境界。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人们满怀感恩虔诚的心思,翘首仰望。一轮孤零零的月亮,白生生地,孤悬在我们的头顶。

你看,从春水到海上,从江流到花田,从空中到沙洲,诗人领着我们追随明月,到这时,我们才算定住了视线,变成了仰头望月的宁静的人。前面那么多景象,精描细画,铺垫烘托,到此时,才算真正把一轮纯净明月,挂到我们所有人眼前,让我们细细品赏。

这是一个聚焦的过程。

这是一个心潮波涌、辗转万千然后渐渐平静下来的审美过程。

这是让我们思绪万千后心止如水的时刻。

好,且让我们举头望明月——“皎皎空中孤月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同张九龄在抬头望明月时明白四海之内皆因月亮笼罩而同在,张若虚也要用一轮孤月,讲述我们所有人情感孤单那一刻的故事。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点评:

宏大的开幕式后,主角上场,必定是深呼吸,缓缓吐纳,要说出最诚挚的心意,要倾诉最深切的情思。这个主角是人类的代表,他要替我们发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要仰天问月:这么美丽的月亮,是谁第一个站在江边发现它无以言说的皎洁?如此美丽的月亮,被它的皎洁照耀的第一个人是谁?

两个“初”,把我们带回人类第一次瞪大觉醒的眼睛欣赏明月之美的赤子时刻。那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美。那是人类刚刚从野兽的混沌跨入文明的美妙时刻。在这以前,我们低头觅食,茹毛饮血,但求温饱,活命不暇。我们智慧未萌,有眼无珠。我们只有强壮的肉体,没有灵性的精神。我们对世界张开的只有一张永远吃不足的嘴巴,而不是一双看见大美风景的惊喜的眼睛。我们被天地压迫。我们是自然的奴仆。可渐渐地,我们丰衣足食了,我们变成世界和生活的主宰了,我们有了语言了,我们能够表达喜怒哀乐了。我们看山不是山望水不是水了。我们有灵魂了。我们会为春天的一朵花发出惊叹了。我们会为秋天一片树叶掉下树枝掉下眼泪了。我们会想象明年春天的草野青青了。我们会把一朵野花献给心爱的人了。我们会将香花香草缠在自己的身体上取悦自己的爱人了。我们会跟着一缕轻轻的风歌唱了。于是有一个春夜,我们突然发现,头顶悬着一轮皎皎的月亮,像我们自己的眼睛,像一种透亮的心境,像我们思念某个人的心情,像母亲的脸庞,像宁静的秋水。此刻,就想让自己坐下来,抬头仰望,凝神瞩目,心地空明。这是觉醒时分。是月亮唤醒了我们,月亮是我们的老师,月亮是我们文明的象征,月亮教会我们爱,让我们多情善感,让我们惆怅,抚慰我们又诱发我们的愁思。在月亮之下,我们个个成了情感丰富的诗人。

这就是我们的“初”。张若虚发现了月亮与我们之间的秘密——月照人,人望月,这是人的情感最为脆弱、最为饱满的时刻。马丁·布伯感叹道:“唤醒‘初民’之精神的原始印象、情绪波澜都因关系事件(与在者之相遇)和关系境况(与相遇者之共同生活)而资始。”(同上)

于是,我们感慨:人生无穷无尽,月光无穷无尽,这一轮头顶明月,照过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引发了多少人的惆怅情思!月光下,春潮前,我们会问:今夜的月光,又是为谁而悬?今夜的水,注定一去不返!永恒的月亮,短暂的人生。在这永恒与短暂的对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永远难以圆满的感情,我们开始感喟。在月光下,我们发现所有人都须怜惜——人类如此多愁善感,人生如此短暂无常,人间如此聚少离多。

?

(二)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点评:

看看,这就是诗人的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感吾感以及人之感。凡是你们在明月下的悲欢离合,也是我的悲欢离合。人类啊,我爱你们!我跟你们感同身受。我是你们在明月下丰富情感的见证人。我在明月下发现没有新鲜的故事,只有永远令人感慨的悲欢离合。每一个人在月光下,都有永远不老的故事。每一次望见月亮,都是我们的头一遭。这就是月光的秘密——永远唤醒我们的初心:去思念,去盼望,去牵挂,去悲伤。流泪,怅惘,念念不已。因为,我们是灵性的人,我们天生多愁善感,我们从来被无常控制,我们始终用丰富的情感经历人生。

因此,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张若虚开始讲述那无数个但又始终只有一个的故事:白云远去留不住,青枫浦上,正自别离,念去去,暮霭沉沉楚天阔。扁舟子漂泊天涯,相思人独上高楼,一夜无眠,月满西楼。楼上,是月光照亮的冷冷清清的梳妆台——那个思念的人远在天涯,你,明天早晨还会为他妆扮自己么?这可恨可爱可亲可怜的月光,你唤起了人的愁思,你住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闺房的门帘卷不走你,捣衣的石上赶不走你。好吧,干脆就与你相伴,干脆就当是我和那个想念的人儿正在一起望着你——虽然远隔千万里,但能够同时望着一轮明月,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够跟你一起仰面伫立在同一轮明月下,就是我最甜美的时刻!思念就是这样:还好,总算我们头顶有同一轮皎洁华美圆满的月亮。月亮同照你我。月亮同时看见你我。你我同时赏月。我希望月亮的光华把你装扮成当初的新娘。你希望月亮的华美一直呵护着漂泊天涯的你的脚步。

在这儿,我最喜欢“愿逐月华流照君”一句。需要问一下:“此时相望不相闻”,相见的唯一方式,是跟着月光照亮你的扁舟,但,为何写成“月华”,而不是“月光”?月华,月亮的光华,华美的月光。我要让最好的月光照拂你的行程。我要追随你,像华美的月色。我因为仰望月亮而跟你相见,也必须是在月亮的华光之下。看看,这就是一个思妇美丽的心事。这就是她在月亮下的祝愿。她见不到那个人。但她有一轮明月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直接变成追随在扁舟子肩头的美好月光。

我想起了韩国电视剧经典《许浚》中的一个场面。医女睿珍一直深爱许浚,但从未表白,只是一直默默守在许浚施行仁医之术的每个现场,帮助他,跟随他,关怀他。但许浚终生挚爱在最危困的年代与他结识的爱人多喜,也从未跟睿珍有过儿女私情。在行医最苦累的时候,只要看一眼妻子绣有李白诗歌的手帕,许浚便会充满温暖和力量:“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在这种时候,睿珍在一旁默默瞥见,半是惆怅,半是深爱。最后,陷害许俊的人揭发宫廷医生许浚与宫廷医女睿珍“关系暧昧”,国王召睿珍问话。睿珍满含热泪说道:“我怎敢用自己浅薄的爱情去冒犯我最敬佩的许医生?我只要一想到与他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就已经心满意足!”怀揣这样的念头,睿珍隐居深山,终生陪伴麻风病人,看护照料他们。满怀爱意的人,也满怀仁善。

好的文学作品的同一个特质就是,总是能够用作者准确精美的文字创造的意境,把我们最纯洁的爱意表达得澄澈透明,曲折丰富。人类也许永远不能满足所有的渴望和爱,但人类的高贵灵性让我们懂得,我们与我们爱着的事物,与我们深爱的人,同在一个天空之下。在一轮明月照拂之下,我们的诗歌让我们懂得,举头望明月的时候,我知道你在。我们用这样的诗意化解了人生的诸种缺憾。我们用这样的诗意变成了人类的解人。我们因为超越而慈悲。我们因为这种饱含诗情的悲悯名情怀而变成了能够忍耐一切寂寞孤独的爱的守护者。我们仿佛《牡丹亭》里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在梦中相逢于后花园,同时讶然惊喜——呀,我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你看,鸿雁展翅,横渡南北,搬运季节,却也飞不出无边的月光。但,还有比月亮更好的信使么:你看,鱼龙可潜深海,可跃浪梢,也只是激起阵阵水花,怎比得上月亮在同一个瞬间、同一种纯白的光色里,就让你我看见了彼此——因为我们都是思念着彼此的人,所以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在这春天的夜晚,同样望着最美丽的月亮。

谁能像月亮这样让我们同时想着对方?多情的月亮,温柔的月亮,体贴的月亮,惆怅的月亮,让我们相聚的月亮,让人类充满悲欢离合之情的月亮。感谢你让我们互相牵念。感谢你让我们彼此珍惜。感谢你让我们懂得离愁别绪。感谢你让我们多情。

因为多情,我们不虚此生。

在月夜的感喟中,我们变成了自己生命的诗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灵性的诗人,苏东坡,张若虚,他们都是能够乘着月光飞行的精灵。他们劝我们举头望月。他们看见人们一起翘首。他们懂得那种宁静的皎洁是全人类的精神寄托。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看出来了吗?一个“谁家“,一个“何处”,张若虚跳出一窗一户,走出一人一事,走到被月亮笼罩的大千世界的春夜下,望见了全人类的故事。总是这样,从来如此。这个美丽的、让人柔肠千千结的故事,一直上演,一直新鲜,一直感动着我们。扁舟子和楼上思妇的故事,他们的相思之情,他们在月光下互相想念着对方的牵念,他们在月光下共享婵娟的温暖,他们在月夜里丰美的心事,与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故事相同。

读这首诗,我们似曾相识却又倍感新奇。两个“何处”,两个“何人”,一个“何年”,一个“谁家”,正是张若虚这首诗最值得我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