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文学手法对汉唐清等后世文学创
2023/4/22 来源:不详屈原的作品《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香草、美人。
《离骚》中充满种类繁多的的香草。它作为一种象征物,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比,象征着楚国黑暗腐朽的恶劣的政治环境。作品中关于香草的描述有:“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等等。
《离骚》中的美人是一种比喻。屈原在长期的流放生涯中,产生了深厚的悲痛和思国之情。他通过自喻为弃妇,表达了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作品中关于美人的描述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等等。
屈原像《离骚》中的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因为“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富有现实感,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一直盛行到汉代、唐代、清代,由此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文化传统。
汉代文学家张衡创作的诗作《四愁》中多次写道“四思”和“美人”的关系:‘’我所思兮在太山……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我所思兮在桂林……美人赠我琴琅,何以报之双玉盘”、“我所思兮在汉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我所思兮在雁门……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等等。诗中,张衡仿效屈原以美人比喻君子,以珍宝比喻仁义。
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苏小小墓》中,通过对苏小小墓地景色所发挥的一系列奇特幻想,塑造了一个香草美人女鬼的想象。苏小小是六朝时南齐钱塘(今浙江杭州)的著名歌妓。她容颜秀丽,举止端庄,聪颖敏慧。然而她生命短暂,仅活了二十岁,就离开了人世。李贺在诗中写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诗的前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像是她含泪的眼睛。中间六句写苏小小鬼魂的穿着服饰和使用物品:芊芊绿草,像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像是她的伞盖;春风拂拂,就是她的衣袂飘飘;流水叮咚,就是她的环佩声响;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如今还依然在等待着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会。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在作品《荷花三娘子》中,作者描述宗生遇到荷花三娘子的情景非常浪漫。宗生按照狐女说的话到了南湖,看到荷花荡中美丽的女子很多。其中有一个垂发少女,穿着用自绉纱做的披肩,真是个绝代佳人。便迅速划船向她逼进,忽然弄不清她到哪里去了。于是拨开荷花丛去找,果然有一支杆长不到一尺的红莲花,便折下来拿回家中。宗生进门把红莲花放到桌子上,将蜡烛芯剪了剪,点上火要去烧花;一回头,莲花变成了美女。宗生又惊又喜,急忙伏地而拜。描述牡丹精的《葛巾》是另外一部花妖作品。小说中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访名贵牡丹,与牡丹仙子葛巾结下姻缘,并促成了其弟常大器与葛巾表妹玉版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