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的时候,多背几句屈原写的名句吧

2023/7/18 来源:不详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0/5612059.html

中国的古诗词有两大门派:

一派是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

一派是浪漫主义,源头是楚辞。

前几天小仙给大家分享了《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诗经》背不下来没关系,但至少要了解这10句经典名句!

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楚辞》中的名句。

楚辞,顾名思义,是楚地(今湖南湖北)的民歌,后来屈原吸取了楚地特色的乐调、方言、名物等,创作出了楚辞这一新诗体。楚辞最代表的作品是《离骚》,所以也称之为“骚体”。

以前称文人为骚人或骚客,就是从此而来。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就有“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另外,后世也将“风骚”作为文学的总称,这里的“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而“骚”就是楚辞中的《离骚》。比如清朝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毛主席的经典词作《沁园春》中也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说到楚辞,灵魂人物自然就是屈原。

我们现在应该感谢屈原,正因为有他,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每年还能享受三天的端午节假期,还多了一种美味的食物:粽子。

可是每当我们吃着美味的粽子的时候,可能不会想起屈原,即使想到他,也不会意识到:他是比李白、杜甫等更早、更有名、对后世影响更大的诗人啊!

屈原的作品很多,最出名的是《离骚》。

好,请问谁能全文背诵吗?

小仙是背不下来的,因为它太长了:一共字。相比之下,白居易的两首叙事长诗就不值一提了:《琵琶行》包括小序都只有字,而《长恨歌》也只有字。

不仅字数多,还有很多是生僻字。来看看《离骚》的第一段吧: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里面的“陬”(音:zou)、揆(音:kui)、肇(音:zhao)等都是现在我们不太常用的字。

即使我们都能认识了,可能也不太明白这一段究竟讲的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一段是屈原做自我介绍: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毋庸讳言,这段翻译是小仙在百度百科上抄的。

不仅仅是《离骚》,屈原的其他文章也有同样的特点:难背、难读、难理解。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很少在中小学课本上出现。

不过想要领略中国的诗词之美,又不能不读他的作品:因为这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词的源头,李白、李贺、李商隐等等后世许许多多的诗人,都是屈原的后辈与学生。

今天,小仙就和大家一起翻阅《楚辞》,从屈原的作品中找寻那些最精华的句子吧!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两句是屈原《离骚》中最广为人知的句子。

正如前文所说,《离骚》很长,内容也很丰富,总体来说,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阐明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是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沉热爱;

三是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怀。

《离骚》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曾评论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他认为,《离骚》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甚至在《诗经》之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出自《九歌·湘夫人》,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这一句,是古诗词中“悲秋”的来源,后世诗词多有引用和化用,据小仙所知的就有: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独不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句出自《九歌·国殇》。

《国殇》是屈原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首,它是一首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不少抗战电影、电视剧中,都会引用《国殇》中的句子。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这句出自《九章·涉江》。

《涉江》曾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屈原晚年被放逐江南时所作。这首诗记叙了屈原被放逐之后,一路行来看到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

诗中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有机结合,刻画了一位饱经沧桑,孤立无助,登上鄂渚回顾走过的道路的老年诗人的形象,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当前社会的深切感受。

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这句出自《九章·哀郢》。

一般认为,此篇是屈原在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之后所作。诗中抒发了国难民忧的哀思和远谪蛮荒、不能济世匡时的悲痛。

写《史记》的司马迁,读到此诗后,都不禁为之落泪。

狐死首丘是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常用来表示对故国或故乡的深切思念。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这句出自《九章·橘颂》。

《橘颂》是历史上最早的咏物诗词。这篇也是小仙唯一能背诵的屈原诗篇(可把我骄傲坏了,叉会儿腰)。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出现在许许多多的诗词中,比如: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句出自《渔父》,也有学者认为这篇可能不是屈原所作。

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这篇文章中关于清与浊、醉与醒的辩论,成为中国文学中最经典的表述之一。文中的渔父代表了隐士的形象,是道家思想的化身,对后世文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少诗人、词人中都出现了渔父或泛舟的意象,都是从此而来,比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屈原流传后世的作品,其实并不多,后世校定一共只有20多篇,其中《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还有些作品存在争议(比如上面所说的《渔父》)。但就是在20多篇辞赋,就足以确定屈原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地位。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屈原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最早的诗人,他的诗词和人生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下次,当你吃粽子的时候,你能回想起小仙今天分享的这些经典名句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