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荷包的前世今生,个头虽小情意绵长吉祥

2023/5/17 来源:不详

今天是8月14日,绿色情人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月的14号都被按上了一个情人节的名目。

绿色情人节(GreenDay)据说发源于东欧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意在倡导绿色、环保和乐活精神。

难道真应了那句话,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身上有点绿?!

不过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仪式感,只要能想到的名目,那都不能放过。

仪式感这种事情,从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老祖先们的操作就溜的一匹。

就比如,男男女女之间的定情信物之一——荷包。

荷包对大家来说恐怕并不陌生,一般就是指古人随身佩带的那个小包包。

从荷包的历史来看,在初期它还没有肩负起传递男欢女爱眉来眼去你侬我侬的重要使命。

传说在远古时代,被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的岐伯,尝百草、制药典。他把多种中草药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家戴上,以祛邪洁身。

这大概就是荷包最早时候的样子,可以说是一种护身符了。

《诗经大雅公刘》中有记载,“乃裹糇hóu粮,于橐tuó于囊”,橐囊指的就是随身佩戴的小口袋。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蓠、辟芷、秋兰这些都是香草,纫就是缝纫、连缀的意思,佩,指的就是香包。

所以早期大家佩戴荷包,主要就是香囊,以求用香气驱邪消灾,功能有点类似现如今的驱蚊扣、蚊香片之类。

当然,我们端午节时佩戴的香包,也是如此。

到了后期,小小的香囊只装些草药,似乎过于简单。

加上古时候大家的衣服一般都没有口袋,所以,一些简单的物品,比如手帕、铜钱等等小物件,就也一并放到这种袋子里。

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qiè囊”。

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

荷包变成了类似今天的“钱包”、“手包”,收纳成为了它进化出来的新功能,使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

当然,仅仅作为一个装东西的袋子,还不能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消费和审美需求。

从功能性到装饰性,荷包从唐朝开始,逐渐变成一种佩饰物,也就是为了好看而戴。

而荷包从此也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造型多样,既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

荷包上的图案也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

日渐繁复的荷包,制作精美,工艺考究,甚至成为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么好看的荷包,自然不能只是自己使用,馈赠亲朋好友,缔结男女爱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它的身影。

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皇帝在年终多用荷包赏赐给大臣。当时满族风俗也有在结婚时,岳父母会赠女婿荷包等物。

荷包上最常见的工艺是刺绣,这能充分显示姑娘们的心灵手巧,特别适合用来达意传情,因此往往都是姑娘送给男子的信物。

在《红楼梦》里,病怏怏的林黛玉,虽然一年都做不几次针线活儿,但是为宝玉做的香袋却是“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

可见,荷包已是广泛流行的男女定情之物。

温婉女子将最深的爱寄予这荷包上,一针一线都是一丝情意,当这只荷包交付给她最心爱的人时,这种透过绣品传递出来的爱,最深,也最含蓄。

今天的男男女女们或许已经有了各种各样表达爱慕的物件,但是在某些特定时节,用一个亲手制作的荷包,或许更能增添几分仪式感。

不过,最重要的是,有爱,每天都是情人节。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个包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买两个。”

从我国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

比如,用老虎、狮子象征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保平安;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的坚贞甜美;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

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健康平安)等等。

在荷包和荷包蛋之间,你会选择哪个?

不定期更新

随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