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你养兰花也只是养,他养兰花开创了一个
2023/3/11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你养兰花,赏的是叶闻的是香。而他却从兰花迎风飘逸、婀娜多姿的翠叶上,得到了如何笔走龙蛇的启示,从而创造了飘逸流畅、行云流水的行书,而被后人称为书圣。
并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那一年,兰亭的周围不仅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还有遍地幽兰馨香四溢。他就是爱兰如命,在书房,厅堂,院子都植满兰花的王羲之。
兰花以其生于幽谷,典雅清新、低调含蓄的内敛之美为世人所喜爱,它那从容淡泊与世无争的气质,是其他花卉所无法比拟的。
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就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花无疑集齐了清雅端庄、淡泊宁静、高洁优雅的情趣和意境。
在有了形态美的同时、更具内涵美和精神美。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以兰怡情、以兰立德,与兰相伴以兰明志。
兰花,是兰科兰属植物,其品种和花色都非常多。常见的有纯白色、淡黄色、红色、紫色、黄绿色的淡黄褐色等。
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便没有开花,置于案几,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
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兰花的幽香。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兰花已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如“兰章”用来比喻诗文的优美,“兰交”用来指君子之交。
以及“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义结金兰”比喻两人或者三人感情深厚,以兰花为见证,结拜为姐妹或者兄弟。
而使兰花脱离它本身的植物属性,上升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化符号,诗人屈原功不可没。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却惨遭流放,他将匡时济世之情通过花香异草表现出来。他不仅种兰,佩兰,而且以兰花高洁自比。
他多次写到兰花:“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
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美人”、“佳人”、“君子”、“德人”的符号。故兰花有隐士的气质,君子的风范。
兰花生于深山峡谷,兰叶虽经风霜而常绿,姿态高雅别致,气味幽香静谧。它不与群芳争艳,就算无人欣赏,也含苞而放,芳香四溢。因此,兰花也素有“空谷佳人”、“君子之花”等美喻,
《乐府》上说,孔子见山谷之中的兰花,不禁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
《孔子家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这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之大,借指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
芷兰之室指的是有芷、兰两种香草的房间,芝兰之香,就如君子德行一样高洁清雅、不媚流俗。
芷兰是蕙芷的简称,指蕙兰和白芷,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其实是在兰的自然属性与人的人格特征里,找到了融合点。
历代文人画家都将兰看作一种精神象征,将人的品格赋予兰,也从兰的高洁、隐逸、与世无争的品质激励自己,这种渗透在兰中的强烈的象征意味。
兰花寓意人生的最高追求高洁隐逸,心灵的平静,这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愿你在困苦的生活中,做一个心怀美好,内敛质朴,蕙质兰心的人。在纷扰的红尘中,不要忘却自己的本心,像兰花一样高雅,淡泊,宁静。
兰花香气清洌、醇正,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等功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