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无处寄托的,在

2023/8/29 来源:不详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837457.html

01.《楚辞》之由来

楚辞,即楚人之辞,习惯上专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因其中《离骚》最为著名,亦被称为“骚体”,后人多有效仿之作。这也是为什么一说到楚辞,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便是屈原和他的《离骚》之故。

屈原(约公元前—公元前年),芈姓,名平,字原。楚武王后裔,其先祖分封于屈,遂以屈为氏。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

20余岁时,任楚怀王司徒一职,参与国家重大国策议定,并掌管重要外交事务。后因谗言被怀王疏远,转任三闾大夫,掌管昭、屈、景三大王族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死于秦后,楚顷襄王继位,屈原将国势衰败归因于子兰等实权派,再次遭到子兰等人谗言和排挤,被流放到沅、湘一带。直至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彻底无望的屈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

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抒发伤己忧国,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怀。后经西汉著名目录学家刘向整理成册,于是有了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楚辞》是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更是让后人无限景仰。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

0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中国悠悠几千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中,前人为今人留下了太多宝贵的财富,《楚辞》便是其中之一。在中国人心目中,“楚辞”是唯一可与《诗经》双峰并峙的文学样式。

“楚辞”出现于汉朝时,晚于《诗经》几百年,且不在经学范畴。东汉王逸曾有意想把楚辞儒化,于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楚辞章句》中《离骚》变成了《离骚经》,林云铭则认为:“绝世奇文,添一经字未必增光,少一经字岂遂灭价?”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充满着瑰丽奇特的想象和夸张,辞藻华丽,文采斐然,将诸多典故和神话传说融入到字里行间,借以充实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力,使得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文学界把《诗经》中的“国风”与“离骚”并称为“风骚”,认为《诗经》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中国文学、文化都产生着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楚辞》里有浩浩荡荡的诸神:比如,叫东皇太一的天帝,叫云中君的云神,叫东君的太阳神;比如主管寿命的大司命,主管子嗣的少司命;再比如,掌管自然界的湘水之神——湘君和湘夫人,身伴兰芷的少年河神......

《楚辞》里还有极富奇思异想、烂漫无极的爱情:比如《山鬼》中那个蓦然撞见骑着豹子的美丽山鬼,而心生爱慕......

《楚辞》里大量的香草美人、神话人物、虬龙鸾凤,无一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魏晋时,“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

唐时,“绝句千万,不能出此范围。”(明·胡应麟)

宋时,“千古离骚文物,芳至今,犹未歇。”(宋·辛弃疾)

......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鲁迅先生更是给了它连《诗经》都不能比的赞誉。

于是便有了那句:不读《楚辞》,不知中国人有多浪漫;不读《楚辞》,取名字都会少很多灵感。而《楚辞》更是被誉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03.《楚辞》中的士大夫情怀与节操

作为理想的殉道者,屈原一生虽数遭流放,却始终直言劝谏。他高洁的精神被视作中国文人的集体精神偶像。

鲁迅先生读《楚辞》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闻一多则评论:“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无一不受着《楚辞》里屈原“士”之精神的影响。

郭沫若说: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

《楚辞》中以屈原为代表的士大夫精神,已经成为高校提倡的育人之本。

毕业于北大的学者卢新宁曾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只有读《楚辞》,你才能窥到中国文人精神中的澄明之地。而那些你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无处寄托的,在《楚辞》里都可以看到。

汉代以后,楚辞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因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士人骚客在某种程度上,重复着屈原的经历。屈原的际遇在漫长的历史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是古代士人所能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也因此屈原的枪杆几乎得到了所有文人的认同。

过常宝先生指出:“《离骚》极为精确地概括了比理性精神更为遥远的文化传统,它是人类童年的巨大的精神支柱。所以,每当人们在现实中遭到挫折,在精神上感到困惑,在理性中找不到出路时,就难免要重温童年时的梦幻。作为一个诗人,他不仅要解脱自己,还要给别的迷路者以路标。这就是《离骚》在千载以下还能引起如此巨大共鸣的原因。《离骚》正是以文学形象捕捉并固定了这些原始意象,它曾安慰过屈原,也哺育过历代失意的文人士子,它使香草美人这一深沉的主题成为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学传统,它像不竭的河流,至今还在汹涌奔腾。”

04.都道《楚辞》艰涩难懂,而这套《楚辞》读来却全不费功夫有人说,之所以《楚辞》的影响不如《诗经》,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生僻字多且艰涩难懂,而果麦文化的这版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解注的《楚辞》,采用了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随文注音的方法,并且以全注释+每诗题解+分节导读的方式,让阅读变得轻松起来。

《楚辞》在流传的多年中,底本芜杂,本版正文以宋代洪兴祖权威研究著作《楚辞补注》毛氏汲古阁刻本为底本,从宋代大学者朱熹《楚辞集注》附录《吊屈原赋》,参考多种注本全新精校。对于有争议及无可靠文献佐证的内容,不再盲从或强行解析,对于注音争议处以从释义、从今音、从底本为原则。部分篇目作者有争议处,署名方式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也正是这份严谨,使得这版《楚辞》不仅易读,易于理解,也是更加贴近原著的可靠读本。

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以屈原作品所代表的楚辞文学,是中国文人想象力源泉。所以,想要去表现《楚辞》,不但需要去读,去理解,更需要同样瑰丽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设计技巧。

傅抱石《少司命》

《楚辞》意境高远,配上近百幅傅抱石先生的绝代国画,读来另有一番意境。

《楚辞》最早的评价:“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中国古诗词大会鉴赏辞典汉赋,青少年初高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工具书籍淘宝¥14.8¥39.8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