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米其林法餐厅副主厨,他为何独爱日系
2023/9/8 来源:不详担任米其林法餐厅副主厨,他为何独爱“日系”风味?土生土长,依然能够放眼国际。
许多餐厅厨房中,总不乏年纪青涩但技术纯熟,在忙乱的餐期中指挥若定的年轻厨师。即使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已是厨房里不可或缺的大将。客人盘中的料理,甚至也有他们的灵感与才华。
在《未来料理人》专题里,这些年轻厨师将成为主角。我们从营运、管理、话题性、魅力与厨艺等面向,描绘出他们的能力与个性,让这群新生代也有机会被看见。
米其林一星主厨林明健讲到副主厨这个工作位置,笑开了,“我一点都不怀念我当副主厨的时光。”副主厨这个位置,对上要满足主厨的要求,产出稳定美味的料理,对下要管理小厨师,处理抱怨,几乎是哑巴吃黄莲的处境,非常不容易。
这次的“未来料理人”,就是林明健麾下这样一位料理人——ChouChou餐厅的副主厨陈柏翰。
ChouChou是林明健成为主厨经营者后开设的第一家餐厅,以精美又道地的法式餐馆料理,在台北得到一票死忠的顾客。陈柏翰从开幕前,就加入了ChouChou开业的准备团队,从实习副主厨一路做到了副主厨。
从初中家政课爱上烹饪的陈柏翰,决定走向烹饪之路,便读了开平餐饮学校,一毕业就进入法式餐厅LeCoq学习,接着去了老牌的法国餐厅法乐琪,并在前辈引荐下进入三二行馆,于Jimmy主厨麾下学习。
陈柏翰在三二行馆,从厨房助手当到厨房副领班,这3年半间,奠定下他对于精致餐饮的基础。在三二行馆的工作期间,陈柏翰特别提到最后两年待在“砧板”的位置,不像有的餐厅食材处理是分开的,在三二行馆就有这么一个专门处理的关口。
这个像是厨房山海关的位置,让他这样一个完全本土养成的厨师,见识了世界各地的特殊食材:德国的白芦笋、法国的新鲜蘑菇、海港直送的魟鱼、带毒刺的狮子鱼食材的万千可能,当然也在刀起刀落的方寸空间里,从食材看见一年四季的演变——冬天的食材,夏天的食材,在这个亚热带的小岛,没什么比舌尖更能品尝季节了。
在三二行馆的日子里,也奠定了这位年轻厨师国际化的视野。意大利厨神MassimoBottura曾经两度到三二行馆客座,陈柏翰当时浸淫于大师的技艺风采中,深受感染和教益。
陈柏翰从Massimo身上学到两件事:第一是意大利人自由的艺术天份,摆盘不必遵循传统法式精雕细琢,恣意的酱汁泼墨也有其独到的美;第二件事是厨师的管理风格,Massimo跟全部的厨师团队很自然地玩在一起,并不会端出大师的架子,随性嬉闹中一样传达了清楚要求。这两者对陈柏翰来说都是很难忘的体验。
进入ChouChou的机缘,首先是陈柏翰品尝了林明健前一家餐厅ACHOI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林明健要开设一间法国菜餐厅时,他得知这个消息便想跃身一试。林明健主厨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认真、态度好,“愿意把餐厅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投入%的时间和心思。”两者一拍即合,于是他就在ChouChou待了下来,林明健主厨也赋予他重任,让他从餐厅中责任最重的烤台开始做。
“我从厨生涯中,有两次差点不想当厨师了,一次是刚当厨师的时候,一次就是ChouChou刚开幕的时候。”那时候上班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一、两点,家住在士林的他还要跨过半个台北回家,除了短短几个小时睡觉,根本没有其他时间休息。追求完美的他,不喜欢匆促用餐的感觉,忙起来就干脆等到下班才吃一餐,早上喝了咖啡就上工,饿了就稍微吃糖稳定血糖和维持感官敏锐,因此保持了精瘦高挑的身材。
撑过高强度工时的他,如今已经是能够游刃有余于主厨之下和管理偌大厨房的好手。过去他在餐饮学校的同学,大多在20出头年岁时,便因为无法忍受长时间的辛苦工作或缺乏热情,而离开餐饮业,这位台湾土生土长的年轻厨师,已经在一间有国际视野的法国料理餐厅,挣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管理:厨房带人,要带心
入行至今12年的陈柏翰,在多家知名法式餐厅一步一脚印踏实历练,造成深厚的实力。在ChouChou餐厅,他首次晋升到了副主厨的位置,除了料理的才能足以承担重任,他也是在这间餐厅首先学习到如何管理的技巧。
陈柏翰坦言,厨房里面一共有8位同事,在一开始管理的时候,他还不懂得跟同事协调的适当方法,因此最后常常是以生气作结。虽然是一个温和又重视和谐的天秤座大男孩,陈柏翰在工作上要求一点都不马虎,依然尽责把各种工作要求传达给同事,绝不隐藏。
“直到我发现有人会受不了我的脾气,觉得累甚至是选择离开,我才明白要好好观察每个人的个性,用不同的方式来跟同事沟通。”他话说得坦然,面对自己过去的不足之处,他也认知到,经营餐厅不仅要料理美味,还必须带给客人愉悦难忘的用餐体验,从内场到外场样样皆需精准到位,才能够成就一间好餐厅。最后的结果也是他顺利在ChouChou当上副主厨,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照顾同事的小主管。
厨艺:日本风格的法式料理,兼具美观与细腻香气
陈柏翰发挥了在林明健麾下学习到的各式香草、辛香料的灵活搭配,设计出3道料理,一道前菜,一道主菜,以及一道甜点。
这回邀请来试菜的前辈,是米其林一星餐厅ImpromptubyPaulLee的李皞(PaulLee)主厨和Orchid兰餐厅的李信男(NobuLee)主厨,以及低调的美食家Peray先生。前两位主厨都有跨国移动的工作经验和视野,熟稔北美、日本、纽澳的餐厅状况,且皆以西式料理见长,Peray先生则是知名的美食旅游家,拥有全世界高级餐厅的品尝经验,很能够给予陈柏翰开阔眼界的建议。
干贝/龙眼/松针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情
炙烧过的生食干贝,对切成两半放在盘中,搭配黄瓜削成的缎带,以及去籽后白色透明的龙眼果肉,端坐在盘中一大球的是松针口味的慕斯。上桌的时候,倒入苹果萃取的澄清酱汁,清晰的酸度适合搭配海鲜,松针的香气则是带有山林的气息,在盘中组合成清爽的口感,配合质地类似但甜蜜的龙眼果肉,是一道清爽但有丰富层次的前菜。
Nobu认为这道菜风味堪称平衡,松针白乳酪慕斯的风味略强,建议加强干贝本身的调味以凸显主题。Paul也同意风味平衡的观点,但认为没有调味处理的龙眼果肉,显得有点太甜,建议移除或是事先调味能够与整体更加和谐。Peray建议干贝可以用烟熏的方式让角色更加突出,盘中的果酸味尝来十分宜人。
石斑/酒粕/野姜花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端上来时,引来一阵惊呼的肉类主菜。带着清朗姜香的柔白野姜花瓣,一瓣瓣躺在蒸好的雪白石斑鱼肉上,像是在盘子中的白色建筑。酱汁则采用了也是白色系的酒粕,酒粕温和的发酵米香,与自带的甘味,做成鱼肉酱汁。从这道菜的表现,可以清楚感受到Nick设计料理时对于嗅觉以及视觉的坚持了。
Paul认为整体味道是好的,特别是酒粕制作的酱汁,口感很好,野姜花的香气有点抢戏,份量上可以更谨慎些。Nobu则喜欢这道菜的温和口感,但建议鱼肉在下盐调味方面要做更满,让风味更突出。Peray幽默表示,这份美丽的鱼料理份量略大,考察到整组套餐吃来会太饱,可以缩小些无妨。
玉露/芝麻/芳香万寿菊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Nick是个喜欢吃甜点的大男孩,讲起台北的甜点店如数家珍,甚至一度想转行去当甜点师——还好没有,不然食客就没有品尝他料理的口福了。
这道甜点中,芝麻焦糖奶油酱汁像一座小桥,连接圆柱状的玉露煎茶冰冻慕斯,衬一块脆饼。小桥另一端是芳香万寿菊做的冰淇淋,气味芬芳,飘散着万寿菊独有的百香果甜美香气,混合浓醇的芝麻香、优雅的茶香,在嗅觉上层次井然,口感上饶富变化,更难得的是,以上都是台湾消费者喜好的合理发挥区域。
Nobu觉得这道甜点味觉很平衡,滋味太美妙了,“再多点自信会更棒。”给了这样温暖的鼓励。Peray喜欢这道甜点菜盘中如莫兰迪色调般的呈现,“颜色非常美。”
Paul认为中间的芝麻焦糖奶油酱是杰出的一手,芳香万寿菊的气味其实很强烈,但整体搭起来一点都不会过于霸道,非常好,“以后可以考虑摆盘形状设计,让客人一刀切下去就能够一起品尝到玉露、芝麻酱、芳香万寿菊的味道。”针对造型与食用口感的关联,给出了好上加好的建议。
魅力:专注在热爱的事物,好事就会发生
陈柏翰有点腼腆地完成了这次的未来料理人试菜,不只厨房中的外场同事出动帮他上菜,老板林明健主厨也亲切地协助上菜给三位评审好友,场面显得十分温馨。三位评审以诚恳的心情,毫不放水地给出料理建议,让陈柏翰觉得仿佛是出社会以来,难得地上了一堂料理课。
Paul肯定陈柏翰解说菜品的应对态度,“看得出陈柏翰是一位对于厨艺技巧十分用心的厨师。”并且进一步鼓励他,“继续专注在他热爱的事物上,好事情就会发生”。Nobu和Peray则针对陈柏翰未来想要出国工作的想法,给予实际的建议。
Paul主厨分享品尝心得以及建议
陈柏翰的菜品,可以很清楚看见致敬的对象以日系法餐居多,在风味以及摆盘装饰上,都有日系法餐的身影。因此Nobu和Peray建议他,若要出国,何不就前往他心心念念的日本法国餐厅学习呢?这样必定更能贴近他的喜好和人格特质。
Nobu主厨分享品尝心得以及建议
谈到未来自己想开的餐厅模样,“我希望我未来的餐厅是一间可以搭配调酒的餐厅。”每道菜,都有一款可以对应的特别饮料,陈柏翰希望自己的餐厅菜色,是吃起来既精致,又令人放松愉悦的。此外,他非常喜欢盘饰甜点的概念,加上自己很喜欢吃甜点,所以也想把这样的元素加到自己的餐厅里去。
直直地往喜爱的事物方向走去,毫不犹豫地呈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再辛苦也不怕——即使现在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遭遇过各种经验洗礼,陈柏翰必定会成为一位具有个人风格的厨艺好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