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唐新作杭州凤起潮鸣社区景观设计
2023/5/27 来源:不详“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
——卢安克
谁来使用
现代的中国居住区一般按照使用人群的收入来分类,换言之,房价决定来者是谁。比如以前我们做的一些社区位处城郊,最后发现真正入住的人群同时经营社区底商的小杂货店;闲来喜欢聚在楼门口的硬质广场聊天而不是在草坪上聚会;健身器械上会晾衣服晒被子;所谓的植物迷宫、种植园这类的“洋玩意儿”,不过是设计师脑子里的一厢情愿罢了。至于儿童活动场地,基本限于学龄前,大一点的孩子忙于上各种课后班,又或者有些高收入群体的小孩早早送到国外读寄宿,社区中这个年龄段的户外儿童活动使用状态基本是空白。
设计过程中缺乏真正的“甲方”,我是说使用者,做设计总觉得怪怪的。因为不知道他们,社区未来的居住者,每天到底怎样生活。每家开车上下班吗?或者不需要上班?又或者有自己的司机?步行买菜还是网络订购?带小孩的是保姆、老人、还是父母自己?保姆带孩子需要的场地和不上班的太太们的户外休闲场所是不同的,设计师无法设计别人的行为和需求,也不可能通过设计一块场地指导别人怎么过日子。
依赖开发商的营销,获得他们想要针对的客户群体的信息,只能把人锁定在收入上。我们可以臆想,相同收入、一个阶层的社会群体具有相似的行为模式和户外活动需求,但是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个人或家庭收入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模式。
潮鸣的客户群体设定在杭州(或者浙江)高收入人群。根据开发商以往的客户经验,我们推测、假想了未来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需求:各种小型派对、活动的场地(parties),参与花卉香草的种植(gardening),部分青年家庭中小孩的活动场所playground(北区全龄、南区低幼),轻量级的活动与健身(exercise)。
刚刚修出来的时候
如何使用
凤起潮鸣居住社区的景观概念来自与案名相关的“月与潮汐”,社区里面的场地、水景、互动艺术装置全部与受月球影响的潮汐变化有关。激发古人无数想象的月亮,在城市光污染环境下日趋黯淡,离人越来越遥远。把月亮拉近到人们的生活里,希望人们可以偶尔放眼远方的虚无缥缈,忘记眼前的五光十色。
杭州市的消防规范要求在几番调整后格外严格。消防登高面、消防扑救面与建筑之间的植物限高,大面积的场地硬化,让空间本身没了变化的可能。在现有的规划框架下,景观空间组织着力于廊下灰空间与户外空间过渡中因为人的活动行为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层次变化、植物配置——如北部两个条形场地,除了在上面做符合消防场地高差要求的微弱变化外(俯视呈月晕、象征银河系的儿童戏水),在场地之间设计了可以让消防车通行的月圆变化的装置,这层“屏风”(veil),让两个旷敞的空间之间隔而不断。
建成后被黄色警示线标记的消防通道
这层“屏风”在特定视角可以呈现满月效果,六组互动感应器根据行人触发的多少,使整组灯光呈现出不同“月相”的变化。高低错落的发光管部分是特殊定制的PC光扩散管,均匀柔和的光效搭配拉丝不锈钢柱,营造出朦胧清冷的月光效果。
几个空间穿插
星象、节气、水溪的水磨石组合
户外空间之间因各自的自然条件,如光照、可达性、消防面积等,各有相应的空间布局及活动侧重——如中间最大的一块15米x15米的消防登高面,由最初的漩涡浅水面简化成最终的铺装纹理,以及中心的一个月圆出水装置。该装置整石雕刻,用溢水模仿月相变化,同时暗示随着月动的潮汐涌动。整石上微弱的坡度、出水口与周边场地的微小高差,要求施工精度达到1.5cm。漩涡形态的材料是水磨石,最后请了做杭州天目里的意大利混凝土团队指导施工。
溢水模拟潮汐变化,水痕还原月相变化——很浪漫的想法!但现实很骨感,找一块直径三米,干湿变化明显、无石胆、无白筋的A级石料已实属不易,还需要手工雕刻抛光,精度控制在两毫米。液位不说谎,每一个打磨不到位的地方都有一条参差不齐的液位线。这是一个进水和回水在同一位置的水景装置,通过给水管和回水管的径流差实现定时给水满溢之后自然回水,形成潮汐变化。整个过程有八分钟,停下来,等待一个八分钟的阴晴圆缺恐怕已经非常挑战城市人的耐心了。
潮汐变化效果
螺旋水景的石材与水磨石(研究、施工与打样过程)
杭州是一个繁忙、拥挤的城市。作为外来者,我对这个城市的想象和现实感受总是差距很大。理想中应该悠闲、平实的杭州总让我觉得装饰感太强,以至于toobusytorelax。把安全、方便、舒适、放松,看似简单的基本设计准则放在本案中,是个人情感的转移——潮鸣应该和杭州大部分地方不同,这里不是琳琅满目,只有简单的放松。用大草坪占据了所有场地中最优位置,一侧有廊下活动,另一侧是林下的大木台;4米宽的消防车道在端头斜穿而过,波浪地形逐层加高做为草坪的收头,上面是关于月的另一个装置。
波浪地形逐层增高,仿佛引力逐渐增强。此处关于月的装置是一组抽象的表达,尝试了多种表现手法。一种镜面开洞,通过人在行进中的视角变化产生月相变化的视错觉;一种通过提炼月球行进轨迹结合LED灯带光效形成序列光环;还有一种也是最接近概念方案的一种,五组镜面穿孔圆环序列按相同比例依次缩放,仿佛引力作用下渐渐远去,内置呼吸灯光效果,夜晚下犹如浩瀚繁星。为加强装置的漂浮感,底部基座采用镜面不锈钢反射周边环境。
圆环装置方案推敲
多次方案推敲和打样试验,是为了呈现更有雕塑份量感的装置设计
建成效果
南、北两部分社区因居住业态配置的不同,在景观空间上分别侧重针对老年人的静态花园式的聚会空间,和相对年青化的动态的儿童活动场所。想象中,社区可以组织喜欢园艺的人在一起种花种草,在类似疗愈花园的场地经营香草园,这里的路径宽度符合轮椅通行宽度,也有廊下空间供下雨时使用。南区的消防场地还用卵石铺设了labyrinths——借助西方传统中做为冥想的符号,供人赤足健身(黄帝内经中的脚底按摩健身)。
北区动态的儿童活动场地,由于紧邻住宅楼,要求动而不闹。既可以满足日常游玩需求,又保持相对安静。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来设定这组互动设施的玩法,人们在做攀爬动作时往往是屏息凝神的一种状态,在下滑或极速下降时往往会不自觉发出尖叫声。通过行为特征分析,一组以攀爬为主的组合装置基本确定,还需要综合不同年龄需求设置不同难度区块,不同绳网效果。主体造型以潮汐的波浪为原型提炼优化,起伏的造型结合地面穿插的人字形步道,形成上下交织的复合空间。最高点设置一组UV打印的彩色阳光板,给阴郁多雨杭州留一抹长久的彩虹。
彩色亚克力板的选择和配色
爬网的选择和编织
孩童体验月相按压取水器
月相按压取水器(研究、施工与打样过程)
潮鸣里有争议的设计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廊架的颜色,比如守着银杏林边的香樟的高度,比如自然种植与工整的修剪性绿篱的配比度,比如原示范区里日本进口的自然石在社区里的重置,南区入口大堂即“挡”(挡里面居民的视线)又“望”(大堂消费者的视觉享受)的景观“装饰”......我一直觉得自然与艺术始终是人类的必需品,无论是豪宅还是平常小区,每个人都拥有享受的权利;同时又因为自然越来越人工、艺术越来越商业而成为人类真正的“奢侈品”。潮鸣的景观设计努力的方向是在无法回避的人工景观框架下(物业对植物维护的需求、业主对植物整齐度、观赏度的需求等等),植入景观艺术装置,改变传统景观中“观、被看”——人与景物二元对立的状态,丰富其参与度。
最终效果
花园的维护
我曾经努力的想论证什么是、怎样做算是让景观具备艺术性。事实上,做设计的时候和思考时的意愿有联系又没关系。多数情况下,景观的设计的过程是在探讨不确定性,而艺术装置探讨的是如何将不确定性落地变成确定的可能。
从年开始设计,年景观交付,项目现在已完成多时。最后只希望,住在潮鸣的人,每天回家感觉舒畅惬意,坐在路边的凳子上放空一阵,抬头看看,四周望望,心中能够松下一口气。
项目名称:杭州绿城凤起潮鸣高层住宅景观项目
甲方:杭州绿城业主团队:金秋爽、章琴霞、谢耳又、张志颖、汪玉娟、陈浙景观设计:张唐景观设计团队:唐子颖、张东、徐敏、张亚男、牛宇轩、张玫芳、姚瑜、张笑来、顾欣骏、卞少豪、彭阳装置设计及施工: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团队:刘洪超、范炎杰、郑佳林、孙川、张思雨、刘彬圆、单樱项目地点:杭州设计时间:年9月-年8月建成时间:年12月面积:21,㎡摄影: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