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学非遗讲堂宋代以前的用香特点一
2022/8/3 来源:不详非遗天然香,0添加更健康!
—
志朴香堂天然香普及计划志朴香堂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指导长城华西银行绵阳分行VIP客户制作古法防疫香囊
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存在,志朴香堂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印海居士常说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东西,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也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契和了我们文化的真精神。详细内容参见(古人用香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群体用香的目的不同,中国传统用香主要分为三种:古代的宫廷用香更多为医疗养生;祭祀用香,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和祈求,宗教人群更多是助修开智;文人用香更多是启迪文思。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无不以熏香为伴,并进而将其作为“礼”的一种表述,成为古代宫廷和贵族居室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当然,中国香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用香的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早的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从最早的焚烧柴草、佩戴、焚烧草本香料,再到汉代树脂类香料的使用,到今天我们看到的线香、盘香、倒流香、香珠、香牌等多种形式,期间经历了很多发展和演变,比如线香是在宋末元初才出现,而盘香的出现那又是更晚以后的事情了。
在香文化最早起源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是焚烧柴草、食品和其他祭品的燎祭。升腾的烟气,表达了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和祈求。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多有关于“燎祭”的记载。《诗经·大雅·生民》篇有“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萧是一种可以焚烧的香草,脂是动物的脂肪,泛指祭品。焚烧香草祭品,使香气上达天庭,祖先神灵于是安而飨之。除燎祭之外,周人还以香入酒用于祭祀,《诗经·大雅·江汉》篇有“秬鬯一卣”之句,秬(jù):黑黍。鬯(chànɡ):古代祭祀降神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指最好的美酒。这句诗的意思是郁金香酒再上一壶,告祭文德昭著的先祖。
年前,在黄河、辽河、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燎祭(通过燔柴升烟的方式告祭天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遗址中出土的祭坛、燎祭遗存和陶熏炉,均在距今-多年间。这些都是中国香学文化的渊源。
目前记载最早的熏香器,是年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高土台墓地发现的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高等级大墓。这个墓地共出土玉、石、陶器达多件,其中就有一件灰陶竹节纹熏炉。这件熏炉为陶质,呈笠形,带盖,炉盖上有三孔为一单元的六组孔纹,共18个小孔。炉身为大口,斜直腹,矮圈足,外壁饰6周竹节形凸棱纹。高11厘米,口径9.9厘米。可以在炉内熏蒸香料,香味从炉盖的18个小孔中散发出来。这个香炉现藏于上海青浦区博物馆。
志朴香堂古法香囊(购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战国时期熏香风气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流行起来了。那时的用香习俗也主要以佩戴为主,从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均有随身佩戴香草、香囊的习惯。晚辈去见长辈时,既要衣冠整洁,还需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屈原《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芷、秋兰就是指香料。
“江离”为何物也?
江离,大叶芎藭也。清芬似芹,性能御温。
亦作“江蓠”,又叫芎(xióng),或川芎,或“蘼芜”。
芷是指白芷,一说﹐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见朱熹集注。
《离骚》里出现的所有香草,细数共十六种:江离、芷、秋兰、蕙、兰、留夷、揭车、杜衡、菊、荃、蘼芜、杜若、薠、三秀、薇、荠。
闭上眼,想象古人佩戴江离、芷与秋兰等香草行走江湖,足下生风,实在风雅得很啊。而今天处处飘扬着化学香精的味道,有些人反而把这个当作身份的象征,这真是无解!
或许再过多少年之,真正的天然香薰香囊会重新流行起来,既有装饰、香体的作用,所到之处留下天然香草的味儿,去湿辟邪防感冒,那才是真风雅!(未完待续)
志朴香堂致力复兴古老香文化和推广天然香,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用好香,找志朴,正心、正念,百年不变!
基于我们的理念:
志朴香堂
从不在制香中使用任何非植物的原料
从不添加任何化学香精和助燃剂
从不使用城市自来水
每一支志朴香
都源自自然,遵循古法制作,味道自然,香韵悠远,既是供奉之佳品,也是养生、开慧之妙物。
推荐阅读:志朴香堂的发心和理念
用好香,找志朴!点击进入官方商城
香道東方的氣味美學在香气中,唤醒心底尘封的觉性。了解更多香文化知识~请添加志朴香堂非遗传承人个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志朴香堂微店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