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菖蒲草,渺小的植物中寄托的真挚情
2023/6/8 来源:不详白癜风论坛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44.html
导语:
从汉代赋作的推动,到魏晋文学自觉的发生,咏草诗赋才终于逐渐发展为独立的题材创作,进而形成了咏物作品中虽不突出却自有独特内涵的一支。人们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与草所建立的双向关联中,生发出许多传统的社会观念,使得草逐渐成为一个意象符号,呈现出草与个人情感意志、政治教化、身份认同之间的象征性联系。
一、草的概念与咏草诗赋的创作发展
1、咏草诗赋的基本创作
《诗经》与《楚辞》中存在着诸多的草意象,并且形成了比兴寄托的经典创作模式,汉代首先出现了咏草的赋作。因此,文学中对草这一题材的吸纳和运用是有着长期积淀的,直到明清时期咏草诗赋己经成为一个普遍创作的题材,尽管在审美内涵和情感主题上更多地承续传统而并未有较深广的开拓,但无疑也是对古代咏草诗赋创作的一个总结。
咏草诗赋是古代咏物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咏物一体又是古代文学在宏观内容题材划分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咏物在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直至元人谢宗可以咏物诗之名冠以诗集之前,都处于一个相对而言片面化、零散化的认识状态。
“咏物”一词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国语》所谓“文咏物以行之”,是申叔时回答楚庄王关于太子的教育问题时所提出的对策,意在说明以文辞作为教育手段的时候要通过托物讽喻的委婉方式加以教导劝说,来实现传统诗乐教育对人的有效影响。
咏物在这里的含义体现为一种表达手段,即通过具体的物来进行形象譬喻的写作方式,这与先秦以《诗》为礼教教化的表达语境是相适应的。由此而发,在咏物诗作为一个明确的类别分立出来之前,咏物这一概念常常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存在于人们的文学观念中。
尽管草的总名及不同品种的草意象在诗赋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数量极多,然而专题咏草之作的数量并不可观,可以说在古代文学创作实际中,咏草诗赋的绝对数量并不突出。
但另一方面,咏草诗赋并非数量极少的一类创作,特别是在整个古代文学的观照视野下,具备一定数目的咏草作品实际上呈现出了其独有的审美意蕴和思想内涵,同时相对于草意象而言,咏草诗赋的写作更能够深入贴近草的文学审美实质,从多角度、多层次以及深富表达空间的创作形式来塑造草的文学审美形象。
2、咏草诗赋的创作发展历程
从诗礼教化原则到讽喻规劝的文体功能,汉代整体的思想语境决定了咏物之作并没有得到创作者的过多彰显,因而这一时期咏物作品在数量上是相对较少的。汉代的咏草诗以严格的定义来说,并非完整的咏物作品,但相较于先秦而言,己经具备了针对草本身展开的咏写成分。
从建安年间开始的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富有活力又充满变化的关键阶段,从外部环境来讲,大一统帝国的衰灭极大地打破了建立在原有政治统治基础上的儒家经学思想体系,进而使人们而对着一个思想、观念、心态、行为都充满不定和变数的时代,这为这一时期的士人发现自我,进行自由的选择与表达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魏晋时期,从建安的慷慨悲歌,到玄学之风盛极一时,再到山水清音的题材转变,彰显着不同时期士人心态的起伏变化与审美观念的迭换重构。魏晋时期的咏草诗赋创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参与咏草诗创作的重要作家包括曹植、刘祯、繁钦、何晏、秘康、张华、潘岳、陆机等,他们笔下咏草诗大多以比体的形式出之,或将人喻为草,以草的命运徙转来托寓人的情感心态,或将人的现实遭遇、心理与草进行类比,将自我的人生缩影投射于外物,进而表达主体的内心情怀。
曹植所作的《吁磋篇》所咏为转蓬,但全诗以自我为喻,写转蓬即写自身,将自我现实遭际的不幸化作转蓬飘零流落之态。
二、咏草诗赋的成熟期
1、唐代的咏草诗
唐诗对时代精神的显扬以及在艺术体制上的成熟是全面的,诗人的创作眼界不断开阔,各类题材意象进入诗歌,使得唐诗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是十分深广的。尽管唐代的咏草诗数量相对不多,但在整体诗艺的发展中也逐渐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完善,进而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咏草诗作。
与魏晋的感物和比体咏草以及南朝盛行的体物审美观不同,唐代的咏草诗蕴蓄了唐诗兴寄的艺术精神,进一步走出了对物进行描摹刻画的南朝诗风,在咏草的艺术形象之中寄托自我的真实感慨。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羹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兰草与杜若皆香草的代表,陈子昂写兰若历经春夏以至岁秋,芳华美盛一时,却不可避免地要随季节推移而凋没,后二句既写香草的必然命运,也是托寓了自我生命短暂、壮志难酬、才不见用的深切感慨。
2、入宋的咏草诗
入宋之后的咏草诗赋创作相对于唐代来说进入了一个较为平静的时期,但是其整体面貌依然随有宋一代的诗歌整体特色而具备独特性,因此这是一个在唐代己然成熟起来的诗赋体制的一个完善和转变。宋代诗歌创作量约为唐代的五倍,而粗略统计之下宋代咏草诗约数百首,咏草赋十多篇,从数量上来看咏草诗赋的创作依然处于诗赋创作题材的边缘。
在创作特征上,宋代咏草诗体现出了宋诗重“意”重“理”的诗学精神,这是与宋前诗歌差异最为明显的地方。宋代咏草诗的重意,集中于诗人对人生或事物的理解和感悟,唐人常在诗中寄情托怀,而宋人则将对物与人的理性化思考表达于诗中,甚至于使草带上了人格化的色彩,草的分布与呈现,仿佛就是诗人内心思理的流动。
三、咏草诗赋的情感思想
1、离情别绪与相思之苦
咏物之作不仅应对事物的物态形色有着精细的刻画描摹,同时更要求在咏物之中有所寄托,在赋诗言志的诗学传统之下,我国古代的咏物作品往往有着深广的人生寄托和情感表达。
离别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恒常主题,从客观角度而言,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体系并不发达,大多时候的离别意味着长久的隔绝和音讯难通的困境,其中交织着不舍、担忧、告慰、伤怀等等复杂情慷;
从主观角度而言,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和伦理道德意识下的士人心理,都显示着离别中存在的情与理的矛盾,折射着主体内心在传统意识形态影响下理想与情志的选择和表达。
离别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历程中,具有较高的普遍性,文人不仅在情感上认同离别主题的表达效应,也发挥着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离别主题在意象运用、题材抉发、艺术表现以及情意彰显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咏草文学作品来说,离别主题也是贯穿这一文学题材的重要思想内涵和情感寄寓,草的题材与意象作为一个抒情基本载体,在不断拓展情感内蕴的基础上也使自我形象的审美效果得到了丰富。
2、情感主题的多样表达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引发创作者的表达欲望,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抒情机制当中,外物基本特性与主体内在情感恰到好处的牵合是一篇优秀作品形成所必不可少的创作过程。
草在自然界中有着不同的生命形式、生长历程、集聚形态以及季候特征,它们处于一个时刻变化的整体生态体系,因此随着自然节律的轮序,草在外观上也会呈现出具体的形态变化,这些都构成了咏草诗赋感物、体物、取象等艺术创作机制运行的客观基础。草的物色形态可以引发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欣赏,进入审美愉悦的追求;
草的生长衰落在人们眼中是生命存灭过程的缩影,代表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法则,也暗示了命运的常态与走向;草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命变化以及整体物态,对于人们感受生活和体验自我情绪,观照人生历史和生命态度都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结语:
无论是草之茂密、青碧以及荒芜,许多作品都着眼于草的整体形态加以书写,并且在刻画中都极富层次,将本就相对单调的草之形色营造得更加细腻和立体。
咏草诗赋的主题内蕴与情感表达是咏草诗赋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咏草诗赋中所寄寓的主体情感是多样的,其中尤以离别相思为多,同时也结合不同的具体生活体验,将情感视野延伸至生命体验、历史消长、人生选择等不同方面。
参考文献:
《白松草堂诗钞》
《巢青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