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中国文化的为己之学下
2022/7/14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6566.html
作者简介
楼宇烈,男,浙江省嵊县(今嵊州)人,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明伦书院特聘讲师。
楼宇烈先生莅临陕西土生书院指导
“为学”与“为人”的统一
读书是为学的主要途径,其目的也是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所以读书以后若能变化气质,那样的读书才有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开卷有益”,那么,读哪些书才会对我们有益呢?现在的书分类很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籍的分类是比较简单的,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从经书来讲,它讲的是一些普遍性的法则、规律,正如杜预注释《左传》所说“经者,道之常”,这个常道可以贯穿古今万物、万理,是一些最根本的认识天道、地道、人道的道理。
史,就是历史。司马迁认为天下的学问无非两大类,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报任少卿书》)。“究天人之际”,就是研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了解人事的变动、朝代的更替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所以史学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此我们就会明白,读经书是为了明天理、晓人道;读史书是为了通古今、知兴替。所以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徵传》)古人又说:“观今宜鉴古。”我们要看清今天的问题,要拿历史当一面镜子来对照。过去我们也说这么一句话:“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总而言之,历史的延续、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承载着文化,不知道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历史,也就不会认同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样的人,要让他来热爱国家,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怎么可能呢?因此,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就讲了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他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定庵续集》)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子书。子书讲的就是各种学派对天道、地道、人道的认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各种事物的认识,人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提出不同的看法,产生不同的见解,这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地区,人们也经常对同样的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所以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正如《孟子·滕文公上》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物不是整齐划一的,这是客观的事实。所以诸子百家对各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个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
集部的情况更复杂多样了。过去集部里又分出了总集、别集、专集,各种各样,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有助于我们长见识、养性情。但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长知识、增技能,而在于明白更多的道理。《中庸》认为读书首先要博学,何谓博学呢?章太炎先生的弟子黄侃先生说:“所谓博学者,谓明白事理多,非记事多也。”所以博学的落脚点是明理,而不是记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智慧型文化,不是单纯地学知识的文化。知识是静止的,智慧是变动的。智慧是一种运用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
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一个观点是“依智不依识”,要我们依靠智慧的“智”,而不是知识的“识”。佛教为什么这样讲呢?佛教有唯识学。唯识学认为,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认识现象世界,这六种感官功能可以识别、分别事物,所以“识”的功能就是识别、分别。眼可以去分别不同的颜色、形状,耳可以去分别不同的声音,鼻可以去分别不同的气味,舌可以去分别不同的味道,身可以去分别不同的质感,意可以去分别不同的观点、思想。根据佛教的观念,人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是分别,分别以后,不能将其融汇起来,不就成了痛苦吗?所以要用一种能理解世界本质的智慧去破除这种分别的知见。佛教唯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转识成智”,要能够突破、超越“识”的局限,用般若智慧打破“分别”,然后融会贯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放下执著,所以佛教也提倡智慧。
儒家更是如此了,强调学习一定要融会贯通。《论语·述而》里不是讲了吗?“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的教育理念,若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能继续教下去。中国文化认为万物有一个共同的道理,掌握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运用到任何方面去。
我们若要读书,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通过阅读来开阔眼界、改变性情、增长智慧,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用古代的话来讲就是成为一个君子。《楚辞》里面有很多篇章赞美香草美人,现在的人读到美人就以为是美貌的女子,其实是指完美的人,是君子。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光读书也不行,所以《中庸》里讲既要“博学之”,又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后更需要“笃行之”,要落实到行动上来,知行合一,学修一致。近代学者段正元讲过这样两句话:“读书万卷不如知道一言”,读了万卷书,不如记住一句有道理的话;“著书千册不如实行一事”,写了千册书,不如做好一件有意义的事。读书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所以读书的目的是明理,不要只去记一些章句。
所谓“学”是为己之学,不是为人之学,学习、受教育是为了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而不是为了向人炫耀。教育的功利化其实始于元代,书院逐渐变成科举应试的培训基地了,到明清两代,教育越发僵化。但总体而言,科举的目的并非全民教育,它是想培养社会精英、道德楷模。至于一般的百姓,他懂得一点知识后可以去寻师学艺,只有少数人继续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道理。学懂了这些大道理就是社会的精英,做官的也大多是这些人,他们应该把这些道理贯彻到为政的实践中去,以此来端正社会风气,而不能贪赃枉法,败坏社会风气。因此,科举考试不是专业考试,而是一种全面的、宏观的、整体性的考核,以此来检验应试者有没有为政的能力。古时候很多大官的学问并不一定非常专业,但他们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儒释道、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而且能够融会贯通。这些才艺使他们有全局的观念,有整体的修养,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到任何地方做官都能够造福于民。例如苏东坡,一生多次被贬,却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他被贬到杭州则修苏堤,被贬到黄州则赋赤壁,被贬到儋州,即海南岛,他也能够使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推动了海南岛的开发。这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胸怀和志向,这种社会的责任感,也就是匹夫之责,一直没有忘怀。虽然不得志,苏东坡还是游山玩水、吟诗作画,很乐观,很潇洒。
中国文化强调人怎么认识和管理自己
人怎样认识自己?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学问都是这样的,有些观点被否定了,我们可以来探讨,有些理论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重视,可是今天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化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这个根本精神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应该向内看,可是我们现在通常喜欢向外看,正如我们面对眼前的世界,就只看现实的世界。西方人在他们的宗教文化里面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们看到的世界,而是看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什么力量。以至于像牛顿这样的科学家,他也要去探求一个外力,在他的眼中,世间万物如此神奇,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天体运行如此周密,却不相信世界能够自成一套运转系统。于是他经过思考、研究,认定有个外力在推动宇宙的运行。
中国文化则不然,我们强调自我运转,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完善。自我运转的动力,是内力,而非外力。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是周行不殆、生生不息的。但是在这世间万物当中,人是最为根本的。所以在天地万物中,人为贵;在中国文化中,天、地、人经常被相提并论。因此天有其时而生育万物,地有其财而滋养万物,人有其治而管理万物,人在天地之间,顶天而立地。我们不去世界以外去探求一个主宰者,而是就在这个现实世界里面来寻找,那就是我们自己,人就是天地万物的管理者。
既然如此,人居于怎样的位置呢?人在天地之间又该怎样来认识自己呢?西方文化围绕着神来展开,强调的是怎样去服从神;中国文化则强调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管理自己。
《尚书·蔡仲之命》里面有一句话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可以说这句话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德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德行不好,就没有人和,也就没有地利、天时。这里说的还是人的自我完善,也就是德行的提升。既然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那么人就要靠自己来管理好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中国文化里面没有西方文化中造物主的概念,这在儒家文化里体现得特别突出。
那么道家文化呢?也一样,道家强调回归自己的真性,就能够成为真人、至人、神仙。《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所以道家养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吴医汇讲》),可以视为养生的秘诀。“去其所本无”,就是去掉人本来就没有的;“复其所固有”,就是恢复本来所固有的,这就是“保性命之真”。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也强调心,要恢复清净的本心,要认识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人只是由于外在的各种干扰,失去了清净的本心,所以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佛家主张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佛教文化并不只是祈求佛祖、菩萨来保佑自己,而是要开启自己的智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本真,然后能够回归本来清净的本性,能够放下,能够舍得。
责任编辑:小月
投稿邮箱:
qq.